農傳媒
東部地區農民種植有機水稻,因栽培品種與慣行不同,育苗場供苗時間不符農民期待,農民因此有自行育苗的需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因此自日本引進省工機械,建立有機水稻自主育苗流程,育苗過程中「浸種催芽」時間可從7至10天縮短至2天,稻穀發芽率則可達9成,幫助農民穩定生產有機水稻栽培所需秧苗。
宜蘭、花蓮地區栽培有機水稻農民,需要具有耐病蟲害及特定行銷需求的水稻品種秧苗,如花蓮21號、台中194號、台南16號、吉野1號及黑米等,但因這些品種秧苗需求量不及於慣行農法所栽培品種,育苗場供苗往往會安排在產期之前或尾聲,使得農民常過早或過晚插秧,水稻成熟期就容易遭遇梅雨季或颱風,影響收成,農民因此希望能自主育苗,掌握栽培時程。
宜花地區農民去年嘗試自主育苗,但因技術不純熟,稻穀發芽率僅2至3成,且因播種不均勻,導致秧苗缺株、根系分布不均,育成秧苗無法捲秧,無法用插秧機插秧,只能以人工插秧,反而是給自己找罪受。花蓮農改場因此整理出包括種子處理、土壤處理、播種等明確步驟的育苗流程,並引進省工機械,輔導農民穩定育苗。
水稻育苗需要將稻穀經過浸種、催芽處理,再將發芽稻穀播種至秧苗盤上。一般稻榖會先在戶外以流水浸泡「浸種」,再透過布袋包裹增溫等方式進行「催芽」,視氣溫高低,稻穀約需7至10天才會發芽。花蓮農改場利用具恆溫、循環流水系統的浸種催芽機,稻穀只要2天就可發芽,較一般育苗場浸種催芽速度更快,且因循環流水含氧率高,稻穀發芽率可達9成。
將發芽稻穀播種至秧苗盤上時,技術不純熟者常有播種不均勻的問題,花蓮場也引進手持式播種器,讓播種生手也能輕易上手。花蓮農改場農機研究室助理郭東禎指出,秧苗盤秧苗過於密植容易引發病害,不利有機栽培,秧苗過疏,則會讓插秧機無法抓取,故花蓮場亦評估出每盤180至200克最適當的播種稻穀量,協助農民順利育苗。
郭東禎說,花蓮場已建立有機水稻自主育苗流程,可供農民參照操作、穩定生產,育苗流程中使用之浸種催芽機,每臺約新臺幣6萬多元,國內已有代理商進口,手持式播種器日本售價每組約新臺幣2000多元,國內目前亦可網購,農民可視育苗需求選購;花蓮場14日將在宜蘭縣員山鄉辦理「有機水稻自主育苗作業示範觀摩會」,詳細說明育苗作業流程。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