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深入報導 / 技術報告 / 家蠶病原微生物應用於生物防治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家蠶病原微生物應用於生物防治
發文日:109/04/24

P1150413

(圖、自白殭蠶上分離白殭菌應用於生物防治)

(以下文章摘錄自苗栗區農情月刊第245期)

家蠶病原微生物應用於生物防治

文圖/張雅昀 

       家蠶的人工飼養歷史源遠流長,在飼養過程中,若是衛生環境差、蠶卵帶毒、或因桑葉營養量不足,就有可能造成蠶生病。

       蠶病是造成蠶絲及蠶繭產量下降的主因之一。蠶病包括細菌造成消化道問題的軟化病、病毒造成破皮流膿的膿病、微孢子蟲在腸道增生導致生病及真菌侵入體表產生的硬化病。家蠶的病原微生物亦可感染其他鱗翅目昆蟲幼蟲,因此這些蟲生病原可以作為生物防治材料使用。想要取得具防治潛力的病原微生物進行研究,除了野外採集以外,也可以自蠶室的病蠶分離。後續研究上,能夠選擇家蠶作為試驗材料,家蠶具完備飼養管理技術、生長發育整齊、五齡蠶接種成功率高等優點,更可以作為大量生產發酵多代後而致病力衰退之病原的更新用寄主。

       目前市面上的蟲生病原包括:蘇力菌、枯草桿菌、白殭菌、黑殭菌與核多角體病毒等,適用於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或木蠹蛾等農作物害蟲,但施用上易受陽光及濕度影響,施用時機和範圍以陽光紫外線較弱的黃昏及高濕度的環境為佳。蟲生病原適合應用於蔬菜栽培區,減少採收期短的蔬菜因農藥施用頻繁而可能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加上菜圃常維持高濕度,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另外園藝設施如溫室、網室內,因微氣候較易控制,也適合使用蟲生病原作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感染特定害蟲,再配合其它非農藥防治方法,有效降低害蟲族群密度,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及解決昆蟲產生抗藥性的問題。國內外對於蟲生病原領域之研究成果豐碩,然而目前田間實際可使用的商品化產品尚少,家蠶的病原仍具田間應用潛力,本場將投入家蠶病原微生物研究,目標以突破田間效力難以持久與量產困難,以提供更多有機及友善農耕可運用之微生物防治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