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臺灣海草的種類與分布 / 單脈二藥藻Halodule uninervis(Forssk.) Aschers.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單脈二藥藻Halodule uninervis(Forssk.) Aschers.
發文日:114/05/20

分類屬於水鱉科、二藥草屬,葉片先端輪廓多變化,具有發達的側齒,成熟的葉片寬度超過1 mm以上,葉片扁平近基部呈圓柱狀。本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分布範圍從潮間帶到水深20 m處,棲息的環境相當多樣,從沙質灘地與珊瑚礁平台等均可生長。在0-3 m潟湖亞潮帶和珊瑚礁周邊非常常見。在高密度生長區可形成大量的種子庫,生長與拓殖非常快,可以忍受中度干擾,為海草床發展的先驅物種之一,是最受儒艮與海龜歡迎的食物之一,經常被啃食嚴重。本種在亞潮帶常可見與卵葉鹽草及甘草混生,並形成大面積的海草床,為澎湖常見的海草之一。

單脈二藥草為澎湖海草復育的主要種類之一,主要以無性生殖的方式進行移植復育,在植株移植約1個星期後,新增長出來的根會鉤附細沙或小礫石,而形成根錨,有利海草固著。並可在短時間就可形成海草床,是澎湖海草復育的主力軍。

單脈二藥藻(瓦硐)2010_6_15   單脈二藥藻(鎮海)2010_6_9-16
單脈二藥藻植株較粗(圖左);葉片前端具明顯側齒(圖右)。

在澎湖的分布極廣,馬公的青灣內灣及烏崁、白沙鄉的大倉北、湖西鄉的北寮、龍門、尖山及隘門水深1~3m處為優勢種。而在白沙鄉的岐頭、鎮海及城前和湖西鄉的沙港潮間帶也有分布。除了單一種的分布也會與其他海草如甘藻及卵葉鹽藻混生在一起。

以單脈二藥藻為主的海草床,通常會有許多的棘皮動物如蕩皮參及黑海參散布其中(龍門、尖山及隘門海域),也有許多甲殼類如短棘槍蝦(大倉北海域)及棘軸蝦(大倉北、烏崁及隘門海域)在海草床掘穴而居,二枚貝的殼菜蛤(Mytilidae)及黑蝶珍珠蛤(大倉北海域)也有相當大的族群棲息其中。

單脈二藥藻(隘門)
單脈二藥藻海草床常有黑海參散布其中(青灣內灣 / 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