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受到梅雨、熱帶氣流及颱風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年雨量超過2000公厘,且驟雨頻仍而集中,常造成農田長時間積水的現象,淹水逆境使得苜蓿等高品質的豆科牧草無法正常生育,因此國內僅能零星地在排水良好的農田小規模種植苜蓿,經濟價值小,絕大部分豆科牧草的需求,須仰賴進口。近年來國際上生質能源的需求急增,帶動了玉米、甘薯等所謂能源作物的栽培生產熱潮,生質能源產業引發「與人爭糧」及「與糧爭地」問題,即能源作物排擠到糧食作物及飼料作物的栽培生產,造成世界性的糧食與飼料的價格高漲。我國由於國產芻料不足,酪農業每年必須進口約50%的禾本科及豆科乾草才能滿足國內草食牲畜的餵養需求,因此飼料價格高漲對於國內酪農業的衝擊非常大。值此進口芻料價昂之際,開發可以替代苜蓿供作豆科牧草餵飼,且適合國內栽培的其他豆科作物有必要思考且付諸行動。
國內已推廣栽培多年的豆科綠肥作物中,田菁(Sesbania roxburghii)的鮮草產量每公頃為25~35公噸、綠肥大豆之鮮草產量為20~37公噸/公頃、太陽麻為20~30公噸,以國內逾十八萬公頃的休耕農地估算,國內每年綠肥作物的鮮草產量高達300多萬公噸,如此大量的產量轉而供作芻料利用,極具減輕酪農飼糧成本之效。另一方面,我國當前推動「小地主大專業農」的農地政策,種植芻料作物如青割玉米或狼尾草(Pennisetun purpureum)的農田面積呈大幅增加之趨。以狼尾草為例,台灣種植狼尾草的農田面積超過3000公頃,狼尾草每年可收穫3-4次,產量高但相對地消耗地力甚劇,須投入高量肥料以維持農地之生產力,同時,狼尾草種植數年後,其生產力顯著下降。因此,綠肥作物與牧草之生產利用,除了可再持續探討其可實際利用的栽培收穫方式及經濟效益,如何將田菁等綠肥作物與狼尾草等芻料作物之生產整合,以降低氮肥用量,同時維持芻料產量,並提高芻料蛋白質含量,不僅能改善地力,達到節能減碳的環境友善之芻料生產,更可協助農民降低成本,值得加以探究。
降低牧草成本是減輕牛乳漲價壓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發展替代性豆科牧草為積極的方向,值得產官學界重視。國內田菁的栽培面積逾八萬公頃,為種植最多的綠肥作物,適合春夏季種植,栽培地區遍及雲嘉南高屏及花東等地,產量大且國外已有作為芻料使用的經驗,最具有探討其芻料利用及生產之必要性。(文:張世融)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