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文生活 / 石斛蘭與台灣文化 / 石斛蘭與台灣文化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石斛蘭與台灣文化
發文日:110/11/18
石斛蘭最早被漢人所認識,是被拿來當作中草藥使用,且亦有栽培的紀錄。除了中國早期的醫藥典籍之外,清代臺灣的方志中也有記載簡單描述過臺灣原生的石斛蘭,主要也是以藥草的觀點去理解。在臺灣近代文化中,有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傳統」——辦桌,也常常看到石斛蘭的身影。桃紅色帶白邊的秋石斛,也許許多人都有印象,但是沒有特別留心,它經常出現在臺菜的擺盤上,作為裝飾之用。下次若有吃辦桌菜的機會,不妨特別注意一下。
在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中,一種台灣原生的石斛蘭——金草蘭(Dendrobium aurantiacum (Reichb. f.) T.Tang & F.T. Wang),在鄒族的傳統文化中帶有特別的意義,這種開黃色花的石斛蘭被認為是神花,依據其神話傳說,戰神的家屋長滿了金草蘭。鄒族的戰祭(Mayasvi)是鄒族的重要儀式,主祭戰神。祭祀來自傳說過去曾有人被帶到天上學習五年,回到人間後教導族人農耕、工藝與戰祭儀式。過去通常在兩種狀況下舉行戰祭,即部落戰爭勝利後,以及會所修繕之後,現今則定期於春季舉辦,是個嚴肅隆重、帶有禁忌的儀式。相關報導可見公視《我們的島》第1051集「守護無形文化資產」(2020/04/20),連結如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kPEiAm0iQ
儀式舉行的時候,會先在會所屋頂種植新的金草蘭(亦有人稱之木斛蘭),以象徵會所的更新以及與天界神靈的連結。戰祭過程中長老將金草蘭分給參與的男子,佩戴於帽子或腰帶上,作為神聖的標記、戰神認識的標記,可以驅邪。金草蘭過去是神聖植物並不任意栽植,但現今不少鄒族人將其當作景觀植物,已帶有族群認同的意味。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