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卷丹(Lilium callosum Sieb. et Zucc.)與 臺灣百合(Lilium formosanum wall.)為原生於臺灣之百合屬物種。本研究中,針對此2物種進行栽培技術之改善。調查鱗片大小對小鱗莖瓶內增殖以及小苗在溫室環境栽培下之影響。結果顯示,細葉卷丹以大鱗片(取度約9 mm)培養有最多的小鱗莖增殖數量(2.3個小鱗莖)。然而,不同大小的鱗片增殖出的鱗莖於存活率、葉片數、根數及型態上均無顯著差異。施用0.01、0.1、1 mg・L-1 之3種不同的細胞分裂素(BA、kinetin、TDZ)於大小約9 mm之鱗片,評估小鱗莖增殖效果。結果指出3種細胞分裂素使用最高濃度處理,於培養30日後均誘導癒傷組織生成。細葉卷丹鱗片培植體於0.1 mg・L-1 TDZ處理形成最多的小鱗莖(4.7個)。3種不同大小的小鱗莖於低溫層積2個月後於溫室培養4個月。結果顯示鱗莖大小介於10.0-12.0 mm 有最高的存活率(60%)、鱗莖大小以及鮮重(1.6 g)。施用1.5 g・L-1 肥料處理可獲得最大的小鱗莖直徑、葉片數、葉長以及根長。細葉卷丹馴化後以4種不同介質栽培,結果指出葉片數、小鱗莖寬度以及根數在處理間並無顯著差異。介質成分為泥炭苔(BVB):珍珠石 1:3的處理有最多的葉片數(2.8片)、小鱗莖長(18.6 mm)、寬(8.7 mm)、最長根長(6.4 cm)以及植株重(0.6 g)。綜合前述可知泥炭苔(BVB):珍珠石 1:3是栽培細葉卷丹最具增加生長量潛力的介質配方。
臺灣百合(L503S和L507S)種子於5℃ 層積1個月後於混和介質中栽培,發芽率在L507S(99%)和L503S(91%)間有顯著差異。經4個月以混和介質泥炭苔(Ke):珍珠石:蛭石:碳化稻殼(2:1:1:0.5)於溫室中馴化栽培,結果顯示L507S實生苗有最高的抽莖率(50%)、葉片數(11片)及葉片長度(26 cm)。第1個花芽於栽培後17個月出現,以泥炭苔(Ke):珍珠石:蛭石:碳化稻殼(2:1:1:0.5)栽培有最多花芽形成率,L507S(41.7%)、L503S(25.0%)。因此最適合百合屬植物的栽培介質應具有良好的孔隙度與保水力。保存瀕臨絕種的百合屬植物是必需的,我們利用瓶內培養技術克服生殖障礙以及建立溫室內的栽培技術。
2018年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中文摘要
研究生: 澎山亞 Sunya Poomoung、指導教授: 張正教授
The studies of plantlet for Lilium callosum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for Lilium formosanum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種苗改良繁殖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