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稻米焦點 / 稻米主題報導 / 水稻野生種的多樣性與利用性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水稻野生種的多樣性與利用性
發文日:111/08/19
栽培稻由野生稻馴化而來,在馴化的過程中不論是人類的選拔或自然的汰選,原有的遺傳物質逐漸丟失,丟失的有些是在栽培上有不良影響的性狀,如芒、落粒性、容易倒伏等,但從野生稻發掘出有利性狀加以應用的成功例子上,也足以說明馴化過程中確實丟失了許多野生稻原有的有利基因。
值得慶幸的是透過育種上的各項手段,可以有效的找回這些在栽培稻失落的特性加以應用。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