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乳牛的飼養管理 / 乳牛的飼養 / 有效中洗纖維對泌乳牛瘤胃發酵與乳量之影響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有效中洗纖維對泌乳牛瘤胃發酵與乳量之影響
發文日:111/08/01

有效中洗纖維對泌乳牛瘤胃醱酵及產乳量的影響

新竹分所 廖曉涵、李佳馨、王思涵 編譯

 

在取得高品質芻料不易的國家中,要滿足高產乳量泌乳牛所需能量的方式,往往是透過增加精料餵飼量來達成,而亞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SARA)的成因為過量餵飼物理性有效纖維(physically effective fiber)很低的快速醱酵飼糧所造成。SARA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障礙,其定義為:24小時間之瘤胃pH值有3小時低於5.6,其造成的後果包含:乾物質採食量與纖維消化率降低、第四位異位、下痢、蹄葉炎及其他炎症反應,以上所有後果最終都將導致產乳量與乳品質下降。有許多研究指出:在美國的泌乳早期及泌乳中期牛隻中,各有19%及26%飽受SARA困擾,導致牛隻飼料效率與產乳量降低。過去幾十年間,雖然有許多飼糧策略被推出用來避免或降低SARA的發生,如:利用小蘇打作為緩衝劑、利用孟寧素(monensin)作為離子載體及利用益生菌作為可直接餵飼的微生物,但都僅能穩定瘤胃pH值、改善動物健康與生產力,對於持續將瘤胃pH值保持在合理且穩定的狀態仍無法做到。

 

飼糧中所含的易醱酵碳水化合物可在瘤胃中快速降解為揮發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當瘤胃中的VFA大量產生且快速累積時,即造成pH值降低與SARA的發生,而瘤胃中的VFA可經由瘤胃壁吸收及唾液或飼糧所含的緩衝劑中和而被去除,經估算,乳牛瘤胃所產生的VFA中,有30%至40%可被唾液中和。而飼糧中所含的顆粒大小除了是影響唾液分泌的主要因子外,也是維持瘤胃功能正常與動物表現的重要因素,因此,為維持瘤胃正常功能,需採食足夠的物理性有效中洗纖維(physically effective NDF, peNDF),因較大的芻料顆粒可在牛隻進食與反芻過程中延長咀嚼時間,另可增加唾液分泌量及刺激瘤胃食糜塊(digesta mat) 的形成。使用賓州三段篩把飼糧分離後,將上、中及下層顆粒相加(即顆粒大小1.18mm以上者)再與NDF含量相乘之結果即為peNDF, peNDF和纖維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如:顆粒大小、密度、脆性、水分與消化率)及NDF的含量與顆粒大小相關,因此含量低於NDF(圖1),其影響咀嚼活動力、瘤胃食糜塊一致性及瘤胃運動力。

 

圖1. NDF、peNDF 及有效 NDF間之關係

 

本篇試驗假設:在不調整飼糧粗精比的前提下,於一定範圍內透過增加顆粒尺寸而非增加NDF含量以提高精料飼糧的peNDF含量,可為有效減少SARA發生的方法。試驗選用泌乳中期的荷蘭牛為對象,3種處理組皆使用相同TMR配方,其營養成分皆相似,各處理組間的差別以賓州四段篩之上、中及下層含量區分,H-peNDF組各層含量為17.3%、22.8%及32.9%;M-peNDF組為15.1%、21.6%及36.5%;L-peNDF組為9.2%、23.2%及40.0%,H-peNDF組、M-peNDF組及L-peNDF組之中層peNDF含量各為11.3%、10.6%及9.0%,其餘項目詳如表1。

 

結果顯示,各處理組間的乾物質採食量無差異,但隨著處理組peNDF含量增加,其peNDF採食量、咀嚼與反芻的時間也增加。在瘤胃醱酵部分,隨著處理組peNDF含量增加,瘤胃pH值、乙酸與異丁酸含量、乙酸與丙酸的濃度比例、氨態氮濃度及多數瘤胃內的纖維分解酶活性皆增加;丙酸與戊酸含量則下降;總VFA濃度、丁酸與異戊酸含量則不受影響。在產乳量、乳成分、飼料效率及泌乳淨能部分(表2),各處理組間則無顯著差異,僅體細胞數量隨peNDF含量增加而增加但數量最高也未超過22萬/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