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香草知多少 / 香草的歷史 / 人工授粉技術的發現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人工授粉技術的發現
發文日:111/09/07
1836年,在比利時植物園 (Liege Botanical Gardens) 從事研究的法國植物學家莫瑞 (Charles Morren),從仔細地解剖花朵的構造,終於解開了香莢蘭花朵授粉之謎,他將花粉塊取出放到柱頭上,第一次用人類的雙手幫香莢蘭完成授粉的任務,首度獲得了3個人工授粉的果莢。
1838年,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the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Jardin des Plantes) 的諾伊曼 (Joseph Neumann) 也成功的完成人工授粉,獲得11個果莢。
1841年,一位留尼旺島的12歲的奴隸艾德蒙 阿爾比爾斯 (Edmond Albius) 發明一種簡單、快速又有效的方法替香莢蘭授粉,他用一根削尖的小竹片將蕊喙往上撥開,再迅速地用手指將具有粘性的花粉塊按壓到雌柱頭上,就完成授粉,這個授粉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解決這個曾困擾歐洲及其殖民地的問題。眾所周知,阿爾比爾斯的主人 Ferreol Bellier-Beaumont 也是一位植物學家,他很快意識到阿爾比爾斯對植物有天賦,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助手,教授其他奴隸來做人工授粉。在 1848 年留尼旺島上奴隸制被廢止,阿爾比爾斯此時雖然獲得了自由,但發明人工授粉技術並未替他帶來財富,在殘酷的現實下,他於 1880 年貧困的死亡。不過,此時法國人已經獲得了阿爾比爾斯的授粉技術,並開始在其他熱帶地區殖民地大量種植生產香草莢。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