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玫瑰— 典 藏 / 玫瑰.文 學 / 野玫瑰.歌德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野玫瑰.歌德
發文日:111/09/07
野玫瑰
曲:舒伯特 詞:哥德
男孩看見野玫瑰 荒地上的野玫瑰
清早盛開真鮮美 急忙跑去近前看
愈看愈覺歡喜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說我要採你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說我要刺你 使你常會想起我
不敢輕舉妄為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男孩終於來折它 荒地上的野玫瑰
玫瑰刺他也不管 玫瑰叫著也不理
只好由他折取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地上的玫瑰
《野玫瑰》(德語:Heidenröslein 或 Heideröslein),是德國大文豪歌德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所寫下,並在1789年出版的一首詩。曾有多位作曲家為這首詩譜過曲,其中最有名的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70年,21歲的歌德(1749-1832)在斯特拉斯堡結識 弗里德里克·布麗翁(Friederike Brion),並把包含《野玫瑰》在內的一些詩獻給她。
歌德的這首詩有多重寓意,野玫瑰象徵著年輕的少女,她拒絕了少年的追求並保衛自己。少年摘採野玫瑰,意味少年粗野地奪去了少女的貞潔;這在當時的德國是一種侵犯的象徵。而少年是否會因此永遠的忍受著愛的折磨,是顯而易見的,他想自己強烈的愛喚起野玫瑰回報的愛,然而她的離去和堅持卻使少年心碎。這篇詩篇最深入人心之處在於,少年與野玫瑰的對話中瀰漫著的憂傷情緒。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