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榴槤怎麼栽 / 品種怎麼選 / 榴槤家族成員有哪些??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榴槤家族成員有哪些??
發文日:111/09/08

榴槤品種介紹

目前榴槤三大主要輸出國,各自選育不少名種出來,馬來西亞D1-D200有134種,泰國有234種,越南有20-30種。馬來西亞是以字母D+數字編碼的方式進行排序的,一共有134個登記的榴槤品種。泰國與馬來西亞間有很多交叉引種的品種,有些有相同的名字,有些又有各自的名稱,因此嚴謹一點要陳述榴槤品種時,最好是先代碼、中文、英文等名稱一起用上。如D197/貓山王/Musang King。

馬來西亞發展榴槤產業已久,選育出不少風味優良的品種,這些優選品種擁有者可以向當地的農業局(MARDI)進行註冊編號,農業局會針對該品種的特性、果實的特徵、肉色、風味、產量、單果重等進行觀察、記錄並認證,經過2-3年的時間審核,避免與已經註冊的品種出現雷同或鬧出雙胞之類的情事(與台灣行的品種權保護做法雷同,但僅止於記錄編號並沒有證書)。一般經過註冊通過的品種會有註冊編碼,如D24、D160、 D175、D197等等。但除了這些編號外還會有商品名,如紅蝦、竹腳、葫蘆、黃姜王等等。由編號先後大致可以看出其選育年限與新穎性。泰國的主要栽培品種有金枕頭、青尼、甲侖、Poung Manee等,馬來西亞則有D24、D99、葫蘆、紅蝦(二線品種),目前正熱門推廣的品種包括:

(一)D197/貓山王/Musang King

於吉蘭丹州(Gua Musang)地區所選育出來。原名‘坤玉王(Raja Kunyit)’,又名黃姜王。果型橢圓狀(底較大),底部有明顯的五星形及細粒小刺。單果重可達5斤以上,屬中大型的榴槤品種。其肉色鮮黃,肉質黏稠甜美香濃,稍帶淡苦味,肉質嫩滑細緻有凝脂口感,肉厚,核小,果棘小且尖銳,是目前最為頂級的榴槤,市場賣價也最高(果肉平均1500元/公斤左右)。深受新加坡,香港,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供不應求,台灣只有少數數量可以嚐鮮。

(二)D160/竹腳/Teka

原竹腳母樹長在竹叢旁邊而得名。最近被首相納吉賜名為‘貓山后’,鼓勵馬國人推廣種植,與貓山王一起搭配外銷。其果形橢圓型,具有明顯的果脈,果肉在果囊內呈現明顯的串珠狀。單果重可達5斤以上,屬中型的榴槤品種。肉色淺黃,黏稠甜甘,稍帶淡苦味,口感綿密,榴槤味適中,亦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三)D2000/黑刺/Ochee/Black Thorn

原產於雙溪禾甲(Sungai Bakap),果形短圓,如南瓜型,果尾會凹入,黑刺名稱的由來,就是榴槤尾端有一條乾燥,乾癟殘餘的雄蕊仍然附著在底部上,看起來像一個長長的,瘦骨粼離的細刺。這個長刺相當脆弱,容易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即自行脫落。果棘中細,果肉橙黃色,肉質細軟如綿花糖,甜中帶苦,入口即化。

(四)D123/青尼/Cha Nee

早熟品種,花後約105天成熟,種植後4-6年結果。果實有明顯的五個果脈。單果重2-4.5公斤,橢圓形至寬圓柱形,屬大果種。果梗厚而長,外皮呈棕黃色,薄而鈍,大,刺座間隔寬。果肉鮮黃色,肉厚,肉多,口感細緻,滑膩,甜美。果肉鮮黃甜美綿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五)D159/金枕頭/Mon Thong/Bantal Mas

是泰國最重要,最著名的榴槤品種,馬來西亞自泰國引進栽植於1987年完成登記。果形橢圓柱形,花柱端逐漸變細。果棘具有明顯的喙,淺褐色,單果重2~6公斤,屬大果種。花序梗厚且長,外皮厚,棘圓錐形,密集。果肉淡黃色、肉質柔滑但比其它品種稍粗,果肉在果實中的成熟度較不均勻。屬中生品種,花後約130天成熟。

(六)山榴槤

此類榴槤野生於叢林山中而得名。品系非常多,其中一些是屬於Durio graveolens,果形小巧但風味濃烈的一群,近年也經有心人士選育部分品種擴大進行商業栽培。

1.紅仕榴槤(ISU),紅肉榴槤

 原產地在婆羅洲(Boneo),正式名稱是ISU,又俗稱為dalit榴槤,也有其它名稱。是野生山榴槤的一種。它是中小型的果,結實纍纍。因為是野生山榴槤,所以適應力強,容易種植。果肉鮮紅色的,但肉色偶而會產生變化。皮薄肉甜。

(七)臺灣自產榴槤品系-珍珠榴槤、龍甲、TD901

近年臺灣陸續有ㄧ些實生品系傳出開花結果的捷報,這些品系大多是品嘗泰國進口的鮮果所播種者,所以大多旱金枕頭、甲崙、青尼相似。種植實生苗其達到開花結果的年限難以預期,但經過臺灣多年的氣候衝擊,其耐寒耐熱之馴化應較東南亞所引入的品系更能適應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