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虱目魚小百科 / 算魚栽 / 算魚栽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算魚栽
發文日:112/03/07

        虱目魚養殖在臺灣已有相當久的歷史,很可能在鄭成功來臺之前即已開始,連橫在〈台灣通史〉中寫道:「台南沿海素以蓄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或曰,延平入臺之時,泊舟安平,始見此魚,故又名國姓魚云。」。明、清時期,虱目魚塭主要是開發、利用海邊無法耕種的濕地圍建而成,亦即「…流沙日積,淤蓄不行,人民使以為塭,稅輕利重,繼起經營。」,成本低、所得佳,漁民自然就會有蓄養的動力,對他們而言,虱目魚真是「天時之所賜,而地利之所興也」,是上天給的珍寶。

        魚類養殖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魚苗,虱目魚苗俗稱三點花(圖1),體長約1.2-1.6公分,體重0.03-0.11公克,體型狹長,體色透明,只在眼睛、體中央之腹部形成三黑點,故稱三點花。臺灣早期魚塭放養虱目魚所需之三點花魚苗約2億尾左右,在民國70年代人工育苗技術成熟之前,大都來自沿海所捕獲之天然苗,除臺南外,南至屏東,東由宜蘭至台東,均可捕撈,季節主要在3-8月,有時甚至可延至10月,然因天候、潮汐變化,魚苗產量經常無法掌控。既然魚苗如此珍貴,其交易自然也有訣竅。其中,漁工使用數魚歌,或說唱魚歌的方式,來計算魚苗(魚栽),也算是一種傳統技藝(圖2)。每個漁工利用自己不同的唱法,既不會與夥伴混淆,又能讓買、賣雙方明白聽清數目,互不吃虧([連結])。因每次舀取的數目多寡不同,又分「小算」或「大算」兩種。此種算魚栽的魚歌已流傳且實用多年,早已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的鄭方靖教授曾接受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對於臺南濱海地區的算魚栽進行調查。她的團隊除了訪問台江地區多位耆老,探詢魚歌來源外,也對他們的數魚歌進行採譜,其結果發表在2015年的國家公園學報(25: 1-18),同時也出了一本〈魚唱清明白露間〉,詳細講述了這個故事。鄭教授經由採訪耆老,發現很多漁工多半不知道算魚栽的方式起源為何,有一說是來自中國南方的福建或長江沿岸,但並不確定。有意思的是,兩位臺南藝術大學的研究生-蔡昀珊及施儀潔小姐,她們也採訪、調查了臺南及屏東的算魚栽狀況,蔡小姐的論文〈臺灣即將消失的音聲─臺南與屏東地區「數魚栽歌」現況分析〉(2015)即以此為主題。蔡小姐的父親是臺南魚販,她們聽說這種計數方法好像來自對岸,偶而又發現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正在申請將「數魚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興起去當地溯源的想法,遂向當時「創意遊中華」期刊申請了計畫,也獲得通過得以成行。而後,九江鎮也因此來臺與七股篤加社區交流算魚栽的文化。

        九江鎮的「數魚花」以淡水鯉科的魚類為主要對象,歷史相當悠久,早在清初康熙年間屈大均所著之《廣東新語》卷二十二〈鱗語〉中的〈魚花〉項下即有記載:「南海有九江村,其人多以撈魚花為業,曰魚花戶。魚花產於西江,粵有三江,惟西江多有魚花……」,「歲正月始鬻魚花,水陸分行,人以萬計,筐以數千計,自兩粵郡邑至于豫章楚閩無不之也,其鬻于近者,魚花大,遠者小。日以米湯和鴨子黃飼之,又數易以生水,其在舟中者,則舟旁為兩水車,晝夜轉水,使新水入舟,故水不惡,而後魚花不病。」,豫章為江西,楚為湖南,可見其販賣魚花範圍之廣與維持魚花品質能力之強,且九江人善分辨魚花種類,所產的魚花品質也掛保證,因此「楚雖多魚,而所產魚花,楚人不重,率重九江人所鬻者,以粵之魚花易長也……」。明、清時期,臺人多來自閩、粵,且至民國50年代初期止,淡水魚苗還是來自兩地居多,因此算魚栽的技巧至少部份源自九江應是合理的。

        鄭方靖教授所調查之耆老多為60至80的長者,隨著工作機會減少,年輕一輩或用心算,甚或用秤重,已逐漸少用數魚歌的方式來計算魚苗,這項源遠流長的技巧正逐漸式微,不過我們衷心希望相關單位能重視這項特色文化,讓這種彼此唱和的吟唱技巧,能持續在清晨池畔響起,不致淪為絕唱。

虱目魚三點花算魚栽

三點花魚苗                                                                               算魚苗

<資料來源水試所電子報--第2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