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點地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點地梅
發文日:112/06/30
點地梅
科別:報春花科
學名: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別名:點地梅、銅前草、地錢草
分布:主要分布於海岸及低海拔平野地區
花期:3-4月
植物型態:一至多(二)年生草本,莖短或無莖。葉基生或蓮座狀排列,卵圓形,粗鋸齒緣,兩面有柔毛。花單生或常呈繖形著生於開花莖上;花小,白或粉紅色;萼5深裂;花冠高腳碟狀或近輪狀,筒短於萼,喉部縊縮;雄蕊5枚,藏於筒內,花絲極短;子房球形。蒴果卵狀或球形,果柄下垂。
繁殖:種子
應用:民間藥用功效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研究顯示從點地梅分離出之虎耳草素(saxifragifolin)B對肝癌細胞HepG2具細胞毒性,有發展抗癌藥物之潛力。
參考文獻:
福興花園 https://reurl.cc/jdOm2Z
張永仁. 2002 野花圖鑑1平地低海拔篇. 遠流出版社 台北市. 台灣. p.193.
Zhang, D. M., Y. Wang., M. K. Tang., Y. W. Chan., H. M. Lam., W. C. Ye., K. P., and Fung. Saxifragifolin B from Androsace umbellata induced apoptosis on human hepatoma cells. 2007.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62: 759-765.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