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金柑栽培管理 / 金柑栽培管理作業-春梢萌發及花芽分化期(3~5月)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金柑栽培管理作業-春梢萌發及花芽分化期(3~5月)
發文日:112/09/08
金柑栽培管理作業-春梢萌發及花芽分化期(3~5月)
一、果實採收結束判斷及雜草防除
金柑果實採收時間長,可自10月中旬至隔年3月中旬,故農友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採收前最後一次噴藥後,至採收結束可能都不會再作防治作業,又宜蘭冬季多雨,導致採收末期之果實品質通常較差且多有病蟲害危害,而植株可能已萌發新梢。
因此,採收末期之果實品質不佳且收購價格過低,不符採收人工成本時,建議可提早結束採收。
於2月底至3月上旬果園即可進行雜草防除,以方便金柑下一輪生育周期的田間栽培管理作業,包括整枝修剪、清園與施用基肥等,以促使植株整齊地萌發春梢與日後花芽的分化。
二、整枝
整枝時可先分年規劃主幹與大枝條的修剪動作,藉以調整樹形,如移除下位枝條,可減少因大雨使土壤病菌飛濺至葉片及果實以降低病害發生,並可避免採收期因果實太重而導致下位枝條垂地。
樹冠中央適度疏剪,可矮化樹型、方便採收、改善通風、增加樹冠中間日照及減少病蟲害。
三、修剪與清園
樹形調整後,再進行小枝條修剪,包括剪除直立枝、徒長枝、下垂枝、交錯枝、平行枝、過長枝、弱枝、病枝、枯枝等。
加強清園作業,包括修剪受介殼蟲感染的枝條,移除樹上掛果與撿除地面落果。仔細地清園可減少黑點病發生、防治介殼蟲與避免果實蠅孳生。
所剪下枝條須移除田間,不要置放在樹頭周圍,避免變成病蟲害繁殖的溫床。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