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深入報導 / 技術報告 / 桑葉機能性茶飲之開發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桑葉機能性茶飲之開發
發文日:108/10/19

(本文節錄苗栗農業專訊87期 作者:廖久薰)

前言

       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現代人對健康保健的議題日益重視,對日常飲食兼具機能性的需求隨之增加。桑樹是桑科桑屬多年生木本植物,桑葉主要作為桑蠶及反芻動物的食物,也是傳統藥典所記載之藥用植物,經現代研究證實具有多種保健功效。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保育236種桑樹品系,發現其中具有豐富抗氧化成分的品系,研發高機能桑葉茶飲,提供國人保健飲品新選擇。

桑葉機能性研究

       桑樹栽培歷史久遠,果實(桑椹)、桑枝、桑葉及根(桑白皮)各有不同利用方式,根皮(桑白皮)及桑枝主要作為中藥材利用,桑椹多作水果食用,而桑葉是桑樹的主要產物,占整株桑樹地上部60%以上產出,主要作為家蠶及反芻動物食物,少量用於製作麵食及桑葉茶等副產品;桑葉含豐富的類黃酮及多酚,提供抗氧化的機能保健成分,開發桑葉機能性產品,可增加桑葉利用價值,提高農民收入。

       桑葉含多種胺基酸、微生素、礦物質及多酚、類黃酮等機能性成分,如芸香苷、檞皮素及蘆丁等酚類化合物及黃酮類化合物,含量約占桑葉乾重1-3%。桑葉多酚可以減緩大鼠肝臟細胞氧化損傷及發炎反應,且與抗氧化、抗腫瘤、抗發炎、糖尿病及高血壓調節等有密切關係,長期飲用含多酚化合物可以減緩罹染上述慢性疾病的風險。而類黃酮不但是有效自由基清除劑,臨床試驗亦顯示其攝取量與患心血管疾病有負相關性。

       桑樹植物種原豐富,機能成分含量差異大,不同桑樹品種的桑葉所含類黃酮量差異極大,未來可透過品種選育選出類黃酮相關藥用專用品種及其他可開發的生物資源。桑樹枝條著生之葉片依養蠶階段需求可概分為上位葉及下位葉,上位葉(嫩葉)富含水份與少量粗蛋白,適合稚齡蠶食用,而中下位葉富含粗蛋白及粗脂肪,多用於餵食壯齡蠶,作為後期吐絲及繁殖的營養來源。如以桑葉茶副產物開發來說,研究文獻指出上位葉的類黃酮成分含量較高;除飼養家蠶所消耗的桑葉外,桑樹枝條也具有植物多酚與類黃酮等機能性成分,當養蠶過程無法利用的枝葉,是開發機能性保健產品極具潛力的素材。

       為探討桑葉作為機能性產品的可行性,以臺灣地區推廣之臺桑2號、臺桑3號與2個潛力品系78H-00880C-040為材料,比較葉桑不同葉位及枝條熱水萃取物之總酚、總黃酮含量以及DPPH清除能力,結果顯示上位葉與中下位葉之總酚含量介於11.4-22.4之間及總黃酮含量介於6.8-14.4 mg/g之間,枝條含4.4-5.9 mg/g總酚及1.3-2.0 mg/g類黃酮成分,桑葉的機能性成分高於枝條(表一),DPPH清除能力與總酚及類黃酮含量成正相關(r=0.8774**及0.8029**),具有開發機能性產品的潛力。

       除了總酚及類黃酮成分與抗氧化能力作為機能性的指標外,植物多醣、生物鹼及胺基酸也是機能性的成分之一。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的一種胺基酸,為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一種抑制神經傳導的物質,其功能與降血壓、保持神經安定、改善大腦機能和增強記憶功能等有關。日本科學家最先將茶葉調製成具高GABA含量的「佳葉龍茶」;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茶業改良場合作,研發改良「GABA桑葉茶」,為桑葉開拓新興產品,同時也讓國人在選擇健康茶飲品時多了一個新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