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發成果 / 狼尾草耐鹽性生理指標之建立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狼尾草耐鹽性生理指標之建立
發文日:113/08/06

全球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日漸提高,對牧草作物之生產造成不良影響。尋求快速及方便之耐逆境篩選指標,有益於牧草耐逆境育種工作。本研究評估各種生理指標應用於狼尾草耐鹽性選拔之可行性與適用性,增加狼尾草在高鹽環境下之農藝性狀與生理數值資料,作為未來牧草耐逆境新品種選拔之參考。試驗以狼尾草台畜草三號、八號、九號為試驗材料,澆灌含NaCl灌溉水以模擬高鹽環境。試驗中分別澆灌B. 0.3%、C. 0.6%、D. 1%等3種濃度之含NaCl灌溉水為處理組,其體積莫耳濃度分別約等於50、100、170 mM,對照組A則澆灌一般地下水。農藝性狀之結果顯示3個品種之產量皆為C、D兩組顯著低於對照組A。從C組0.6%濃度以上開始,狼尾草產量開始具有顯著降低,符合過去研究對狼尾草耐鹽閾值為0.6% NaCl濃度之描述。將SPAD值(Soil-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 value)及電解質滲漏率分別與乾物產量進行相關性分析,顯示其相關係數大於0.7,屬於高度相關。因此SPAD值及電解質滲漏率皆可很好地表現產量之改變,能作為優良的生理指標評估狼尾草的耐鹽能力。臺灣南部沿海土壤電導度值約在3-4 mS/cm之間,在本試驗中3個品種狼尾草B組之土壤電導度值皆大於6 mS/cm,而其乾物產量較對照組並無顯著降低,顯示狼尾草具有承受臺灣南部沿海鹽土之潛力。(蔡立中、李姿蓉、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