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鵝同精研社 / 經營管理 / 非開放式鵝舍飼養種鵝,採限飼及任飼混養管理可提高產蛋性能及降低飼養成本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非開放式鵝舍飼養種鵝,採限飼及任飼混養管理可提高產蛋性能及降低飼養成本
發文日:114/03/03
文/劉士銘
試驗使用96隻15週齡白羅曼母鵝,在第一階段(15-23週齡)分任飼(ad libitum, A)組及15%限飼(restricted feeding, R)組,第二階段(24-32週齡)將原A組及R組鵝隻分為AA、AR及RA、RR組。R組給飼量為A組採食量之85%。育成期結束時(33週齡),自各組選取12隻母鵝共48隻,另自商用族群選取80-95週齡公鵝12隻,以每欄1公4母方式逢機分配至12欄進行自然配種。結果顯示15至23週齡鵝隻體增重以A組顯著較R組為快(P < 0.001),24至32週齡白羅曼鵝體增重以RA及RR顯著較AA及AR組為快(P < 0.01)。產蛋數以RA及RR顯著較AA及AR較高(P = 0.002),產蛋天數以RA顯著較AR或RR為長(P = 0.007)。綜上所述,建議白羅曼鵝如飼養於非開放式鵝舍內,以15至23週齡採15%限飼處理,24至32週齡採任飼處理,其產蛋數及產蛋天數表現較佳,育成期飼料成本可減少7.5%。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