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鵝同精研社 / 鵝選育技術 / 調查不同品種(系)鵝蛋蛋形指數及孵化性狀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調查不同品種(系)鵝蛋蛋形指數及孵化性狀
發文日:114/03/03
文/鄭佳昀
於112年繁殖季期間(3月至4月)逢機選取白羅曼鵝、白羅曼鵝高產蛋族群、北斗白鵝畜試壹號、北斗白鵝畜試貳號及北斗褐鵝畜試壹號共5個品種(系)之種蛋各100枚,測量並記錄種蛋貯藏天數、長徑、短徑、各階段(產蛋當日、入孵當日、入孵第7天、入孵第26天)蛋重及出雛重,並計算蛋形指數及入孵種蛋失重。結果顯示,種蛋貯藏天數和入孵失重具顯著正相關(P < 0.05);另蛋形指數和各階段蛋重、出雛重皆具顯著負相關(P < 0.05),各性狀於不同品種(系)鵝蛋間亦具顯著差異(P < 0.05)。綜上所述,蛋形指數於各品種(系)鵝蛋間具顯著差異,以北斗褐鵝畜試壹號具較高之蛋形指數(68.94 ± 2.66),白羅曼鵝高產蛋族群具較低的蛋形指數(66.42 ± 2.40),另貯藏天數越長,種蛋失重越多,影響孵化及蛋品質甚鉅。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