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Hello~馬鈴薯!! / 馬鈴薯特性介紹 / 馬鈴薯的塊莖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馬鈴薯的塊莖
發文日:114/03/12
塊莖為莖部特化而成的儲藏器官,與莖構成相同,均具有節與芽(芽眼),主要由地下莖側生的匍匐莖先端膨育而成。基部為塊莖與匍匐莖接點的地方,相對的另一端為頂部。塊莖於地表下約2~20公分形成,形狀與大小,依品種而有所不同,但易受土壤質地、水份或溫度等環境影響。表皮顏色、薯肉顏色、澱粉含量、還原糖含量或質地等受品種影響而有極大差異,故常用來作為品種辨識的參考。在表皮顏色上,主要有黃色、褐色、粉紅色、紅色或紫色等類型。周皮上依品種不同分布芽眼約2~10個,每個芽眼平均約有2~3個休眠芽,並有皮目的分布。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種苗改良繁殖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種苗改良繁殖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