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促進石斑魚產業發展的科學研究 / 褐石斑魚的繁養殖技術開發 / 褐石斑魚的繁養殖技術開發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褐石斑魚的繁養殖技術開發
發文日:114/03/15

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 (俗稱油斑,Epinephelus brunneus)。經過 4年的繁養殖試驗,成功培育的褐石斑魚白身苗達12,000尾,育成率約8%。相關繁養殖技術可傳授養殖業者以期減低寒害對於石斑魚產業造成的損失。同時,亦可增加養殖種類、面積與產量,以達產業永續發展之目標。

褐石斑為溫帶海水魚類,肉質細嫩、鮮美並帶有適度油質,為生魚片及海鮮火鍋的頂級食材,價格昂貴。棲息於礁岩及泥底質水域,主要分布於日本、韓國、中國沿岸至香港和臺灣海域,近年來因過度捕撈致使產量大不如前。

由於褐石斑為溫帶魚類,其養殖適溫為 20-28℃,耐受水溫 10-32℃,13-14℃之低水溫仍會攝食,相較於點帶石斑魚 (耐受水溫 13-35℃)、鞍帶石斑魚 (耐受水溫 14-35℃)、棕點石斑斑 (耐受水溫 16-35℃),更能適應臺灣冬季之低水溫期。

褐石斑繁殖技術的成功是石斑魚產業一項新的研發成果,養殖推廣成功後,將可降低冬季或氣候變遷帶來的寒害對石斑魚養殖產業的衝擊。

褐石斑

圖. 水試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