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俗稱菠蘿、露兜子、番梨、或王梨;在台灣通稱黃梨、王萊及旺萊,台灣鳳梨栽培,始於清朝康熙末年(1694年),距今已有300餘年。鳳梨名稱之由來,根據台灣府誌記載,「葉薄而闊,而葉緣有刺,果生於葉叢中,果皮似波羅蜜而色黃,味甘而微酸,先端具綠葉一簇,形似鳳尾,故名」。
鳳梨原產於熱帶南美洲,分佈於以赤道為中心南北緯30度間﹐目前主要栽培於全球無霜害﹐氣候溫暖、氣溫變化小、雨量分佈均勻、日照充足地區。鳳梨果實為多數小果聚合而成﹐果型呈圓筒或圓錐形,果肉淡黃至金黃色﹐富含水分、糖類、果酸、礦物質及纖維素等,是營養豐富的水果。
台灣栽培的鳳梨可概分為三大類,從最早引進者稱本地種(或稱在來種),後來從國外改良後引進者稱外國種(或稱南洋種)及經過雜交育成者稱雜交改良種。從以上三大類鳳梨中經農業機構研究培育優良品種,定名台農統一編號,多年來推廣給農民栽培者,計有台農一號至二十三號。鳳梨分鮮食用類和加工罐頭兩大類,其中以台農四、五、十一、十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及二十三號為鮮食用品種,又其中台農四號甜味高,無纖維,不需用刀削皮,可直接用手剝取,如同食釋迦,故名「釋迦鳳梨」,台農十一號果肉細緻,具特殊香氣,稱「香水鳳梨」,台農十三號稱為「冬蜜鳳梨」,台農十六號稱為「甜蜜蜜鳳梨」,台農十七號稱為「金鑽鳳梨」,台農十八號稱為「金桂花鳳梨」,台農十九號稱為「蜜寶鳳梨」,台農二十號稱為「牛奶鳳梨」,台農二十一號稱為「黃金鳳梨」、台農二十二號「蜜香鳳梨」及台農二十三號稱為「芒果鳳梨」。而以台農一、二、三及七、八號為製罐用品種,另有台農六號為鮮食用和製罐用的兼用品種。台灣大規模栽培主要在屏東、台南、嘉義、高雄及南投等地區。
鳳梨在台灣不只是豐富的水果來源植物,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除大量供作水果食用外,加工製造鳳梨罐頭及飲料、果醬銷售國內外,製作蜜餞、鳳梨酥等甜點亦頗負盛名。尚可利用殘渣製造酒、醋。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