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茶言觀色 / 茶葉小常識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24年茶業碳足跡評估:案例研究與挑戰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24年茶業碳足跡評估:案例研究與挑戰
發文日:114/06/02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2024年1月發布《評估茶業生產的碳足跡:案例研究與挑戰》,旨在提出一套方法來衡量茶產業的碳足跡,並探討其實施所需的數據要求及相關挑戰。該研究提供了一種完整的評估架構,涵蓋茶葉價值鏈的不同環節,主要步驟如下:

1.   繪製茶葉價值鏈(Mapping of the Value Chain)

        第一步是建立茶葉生產與供應鏈的完整架構,識別各階段的參與者、活動、投入與產出,涵蓋生產、加工及銷售環節。該研究透過不同國家的案例分析,辨識影響碳排放的關鍵環節,以確保碳足跡評估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2.   溫室氣體(GHG)評估數據收集(Data Collection for GHG Assessment)

        第二步是收集茶葉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主要來源包括各國官方數據庫與公開資料,必要時輔以專家意見與其他國家的數據進行補充,以解決數據不足的問題。

3.   碳足跡計算(Carbon Footprint Estimation)

       碳足跡的計算基於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方法學,涵蓋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與氧化亞氮(N₂O)的排放係數。此外,研究建議使用EX-ACT與EX-ACT VC兩種計算工具,分別應用於:

(1)茶菁生產階段:評估碳儲量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

(2)茶葉加工與供應鏈階段:計算加工、包裝、運輸與儲存過程的碳足跡。

 

4.   模擬情境與政策影響分析(Scenario Simulation and Policy Impact Analysis)

       最後,透過EX-ACT與EX-ACT VC工具,比較基線情境(現行生產模式)與干預情境(減碳措施)之間的差異,以制定減少茶葉碳足跡的政策與措施,推動茶產業的永續發展。

結論與未來展望

        在第25屆FAO政府間茶葉小組會議中,與會國一致認為應依據IPCC方法學進行茶葉產品碳足跡的分析,並透過精確的數據與專家認證來提升計算的準確性。此外,各國茶葉生產商應加強數據共享與資訊交流,以促進全球茶產業的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第25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政府間茶葉小組會議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c25a8d0b-7af6-44ea-a1b6-fd6c86b2baab/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