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品種介紹 / 台中秈199號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中秈199號
發文日:114/06/16

台中秈 199 ─ 抗病又軟 Q 的有機友善軟秈新星

台中秈 199 是由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以經典軟秈品種「台中秈 10」為母本,導入 Xa4、Xa7、Xa21 三個白葉枯病抗性基因,透過分子標誌輔助回交育成的軟秈稻新品種。它保留了台中秈 10 的軟黏、低直鏈澱粉與穩定高產,卻大幅提升對白葉枯病三大強毒系(XE2、XF116、XF135)的全面抗性(R 等級)。區域試驗顯示:一期作平均產量約 6.3 噸/公頃,與對照不相上下;米粒白堊質更低、外觀更潔白。由於抗病力強、栽培期略短且品質佳,能減少藥劑依賴,非常適合有機與友善耕作田區栽培,為追求軟 Q 口感與產量穩定的農友提供全新選擇。


(二)約 2 000 字技術報告

1. 育成背景與目標

近十年軟秈面積因二期稻作縮減而持續下滑,其中最主要栽培品種台中秈 10(TCS 10)對二期作常爆發之白葉枯病(BLB)屬中感至感級,降低農民再種意願。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於 2012 年(101 年二期作)啟動改良計畫,以 TCS 10 為輪迴親,與國際稻米研究所 IRBB62(集疊 Xa4+Xa7+Xa21)雜交,再連續回交三世代並以分子標記 (MAS) 篩選三基因齊備植株。歷經六世代純化後,從四個候選系中以產量、外觀與食味綜合最佳之「中秈育 062039」命名為台中秈 199(TCS 199),並於 2021 年 (110 年) 正式通過品種審定。

2. 白葉枯病抗性評估

採「剪葉法」人工接種三條強毒系(XE2、XF116、XF135),結果顯示 TCS 199 於一期、二期作皆維持 R(Resistant) 等級,病斑面積小於 5 %。對照品種 TCS 10 一期作為 MS–S,二期作降至 MR–HS(Highly Susceptible)。三基因金字塔化 的效果明顯優於單基因或雙基因組合,提供有機田區減藥甚至免藥的重要基礎。

3. 產量與農藝性狀

指標 台中秈 199 台中秈 10 統計差異
一期作穀產量 (kg ha⁻¹) 6 359 6 336 ns
二期作穀產量 (kg ha⁻¹) 5 870 5 710 ns
抽穗 88 天 91 天 –3 天
株高 108 cm 107 cm ns
穗數 (m²) 稍低 略高
穎花數 / 穗 189 175 ↑8 %
稔實率 84 % 80 % ↑4 %
千粒重 (g) 26.9 26.5 ns

解析:TCS 199 在保持與對照相當總產量的同時,以「較多穎花數 × 較高稔實率」彌補稍減的穗數;提早三天抽穗可避開晚季高溫及颱風風險,對有機田尤為有利。

4. 稻米理化與官能品質

  • 直鏈澱粉含量:15 % 左右,屬低直鏈、軟 Q 口感。

  • 碾米率、糙米率:與 TCS 10 無顯著差異,屬第一級加工性。

  • 心腹背白 (chalkiness):TCS 199 明顯優於對照(背白率 2.9 % vs. 6.5 %)。

  • RVA 曲線:峰黏度、崩解黏度與 TCS 10 近似,糊化特性穩定。

  • 米飯官能品評:於彰化大村試驗田兩期作皆達 B 級(外觀、香氣、口味、黏性、硬度均與 TCS 10 持平),符合市場對軟秈飯的需求。

5. 有機栽培利用潛力與實例

  1. 減藥優勢

    • 連續三季有機試驗田(彰化線西、雲林元長、台南後壁)顯示,TCS 199 在無任何化學或銅劑防治下,BLB 田間指數始終 ≤3,遠低於易感品種 ≥7;可節省 2–3 次防治作業並降低銅鹽累積風險。

  2. 穩定產量

    • 有機田常以綠肥或有機質肥為氮源,釋肥速率偏慢。TCS 199 提早抽穗 + 穎花數較多,使第一期作在綠肥釋氮尚未達高峰前即可累積足量同化產物;第二期作則能在初秋高溫期前完成籽實充實,平均產量較台中秈 10 高 4–6 %

  3. 品質一致性

    • Chalky 粒顯著較少,在有機田無機肥追施不足導致粒徑略小的情況下仍維持亮白外觀,有助於直接銷售白米或加工成軟米粉。

  4. 市場定位

    • 「無農藥 + 軟 Q 口感」契合醫院、幼兒園與長照機構對「易咀嚼、易消化」米飯之需求,亦被數家有機連鎖超市選作長期契作品種。

  5. 栽培建議概要(僅列舉重點,詳細管理另撰):

    • 播(插)期:一期作 1 月下旬、二期作 7 月下旬前完成,可充分利用提早抽穗特性。

    • 氮肥總量:有機質氮 80–90 kg N ha⁻¹ 為基準,分二段施入;過量氮易增加倒伏風險且不利稔實率。

    • 田間監測:雖對 BLB 高抗,仍須注意縱捲葉螟、褐飛蝨等蟲害,以性費洛蒙或黃板監測。

6. 結論

台中秈 199 透過三基因金字塔化成功解決軟秈稻長年面臨的白葉枯病瓶頸,並維持與經典品種台中秈 10 相當的高產與軟膠體米質。區域試驗與多點有機示範證實,其在減藥、穩產、外觀與食味上的綜合優勢,可有效填補國內軟秈市場對「有機友善、抗病穩質」品種的需求,具備推廣至中南部低海拔及秋裡作高溫區之潛力。建議政府補助有機水稻產區導入示範田,並與碾米業者合作建立專屬品牌與契作機制,以擴大軟秈優質米之多元市場。

稻鴨米】有機長秈白米(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