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栽培知識庫 / 栽培管理 / 農業生態系長期生態監測-南投百香果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農業生態系長期生態監測-南投百香果
發文日:114/06/28
從2022年開始,本研究在南投縣的魚池鄉與埔里鎮進行,透過長期生態監測,比較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的情況
2023年的田間蟲害調查顯示:6月果實採收期,百香果熱潛蠅的危害率明顯增加。4月則發現瓢蟲數量較多。此外,埔里鎮大坪頂的百香果產量普遍高於魚池鄉的埔里分場,而整體來看,慣行栽培區的產量又高於有機栽培區。土壤肥力調查結果顯示,含磷量呈現累積增加的趨勢,其中埔里分場的土壤含磷量介於100ppm至300ppm之間,而大坪頂地區則介於100ppm至700 ppm之間。
透過這些累積的生態系統調查結果,可以作為未來病蟲害防治與土壤管理的依據,為建立百香果的有機與友善栽培提供重要基礎。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