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臺灣海草的種類與分布 / 臺灣重要的海草床棲地-鹽田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灣重要的海草床棲地-鹽田
發文日:114/09/13
臺灣本島部分沿海鹽田及其周邊潟湖、魚塭,因地勢低窪、水深淺且水質清澈,形成適合海草生長的特殊棲地。此類環境多位於西南沿海,包括臺南的七股與北門以及嘉義布袋等地,部分鹽田停產後轉變為半自然水域,與潮汐通道相連,底質以細砂與泥質為主,具良好透光度與緩慢水流,為海草定居提供穩定條件。常見生長的種類以耐鹽度變化較大的卵葉鹽草、貝克氏鹽草等為主。
這些鹽田型海草床除了為魚、蝦、貝類及鳥類提供覓食與庇護空間,亦具有穩定底質、減緩水體混濁、吸收並固定二氧化碳等功能,對維持當地漁業資源與生態平衡具有重要價值。由於鹽田水域環境相對封閉,若能兼顧鹽業文化保存與生態復育,透過引潮換水、適度控制養殖與人為干擾,即可促進海草床的穩定與擴展,成為結合文化景觀、漁業資源與藍碳功能的沿海多元利用典範。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