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果園草生栽培已由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變土壤理化性、避免土壤流失等目的,漸朝果園景觀美化及生態多樣性之功能邁進。果園選擇適合當地環境條件的草生地被植物及有效的管理策略,對果園地力維持及土壤改善有很大助益。本文針對臺南麻豆及附近地區常見之果園地被植物-四瓣馬齒莧及匍根大戟之植物特性及管理方式作介紹,以供農友栽培及應用之參考。
- 四瓣馬齒莧
科 名: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
學 名:Portulaca quadrifida L.
別 名:小本豬母菜、小本豬母乳
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植物為田野、農地及郊外常見植物,除被中醫作為草藥應用外,亦為營養價豐富的健康蔬菜,同時由於它品系多、花色豔麗,常應用在花壇觀賞花卉之用。四瓣馬齒莧(Portulaca quadrifida L.),植葉片厚、有乳汁,枝、葉較常見之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e L.)植株矮小,故又有「小本豬母菜」或「小本豬母乳」之稱。
植株生長特性
四瓣馬齒莧莖為匍匐性,帶暗紫紅色,節上被毛;葉全部對生,呈橢圓形至倒卵形,葉片長0.5~1公分,寬0.2~0.5公分;花呈黃色4瓣,其花瓣甚小,約0.2~0.5公分左右,花小巧可愛但不醒目,花朵開放時間短,通常於上午10點左右綻放,下午2點左右凋謝;果實為蓋果,種子細小、黑色、腎形,種子成熟後自然脫離散出。
適應性及栽培
四瓣馬齒莧為臺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常見之原生植物,對環境適應性強,耐旱性佳;旱季或秋冬季低溫,僅葉片呈深紅色狀,植株並不會枯死,待春天或雨季來臨植株恢復生長。四瓣馬齒莧可採種子或無性繁殖,因植株莖節發根力強、易繁殖及成活率高等特點,以採莖節撒播繁殖速度最快,栽植後約4個月即可全園覆蓋。由於四瓣馬齒莧具有繁殖容易、管理簡便、覆蓋性佳及耐踐踏等優點,目前臺南麻豆及附近地區已有農友選留作為果園草生栽培之地被草種。
- 匍根大戟
科 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 名:Chamaesyce serpens (H. B. & K.) Small
別 名:戶神實、戶神實仔
飛揚草、千根草及匍根大戟為農地及郊外常見之大戟科地錦屬植物。匍根大戟(Chamaesyce serpens (H. B. & K.) Small),易管理、覆蓋性佳及生長快速等優點,目前僅見臺南麻豆及附近地區果園栽培利用,當地稱之為「戶神實」或「戶神實仔」。
植株生長特性
匍根大戟為地錦屬(Chamaesyce)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美洲,已引進歸化多年。莖綠色,呈匍匐狀,光滑。葉卵圓至圓狀橢圓形,長0.2~0.5公分,寬0.1~0.4公分,先端略凹或圓,基部圓至心形,呈歪斜狀,全緣,兩面光滑;葉柄長0.1公分,光滑。花序腋生,為典型的大戟花序(cyathium),花紅褐色。果實為蒴果,外表光滑。
適應性及栽培
匍根大戟常見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對環境適應性廣,惟秋、冬季溫度過低或水分不足;及黏質性土壤、排水性不佳果園,植株易受損而呈乾枯狀,但其自然掉落種子或其殘留之宿根,可在短時間內重新或恢復生長。匍根大戟可採匍匐莖蔓無性或種子繁殖。一般繁殖採取成熟匍匐莖蔓,通常帶有蒴果,同時具種子及無性繁殖之效果。撒播後匍匐莖蔓應與土壤緊密接觸,初期應加強水分管理,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並加強園區排水,否則容易腐爛,以降低成活率。匍根大戟具有繁殖容易、管理簡便、覆蓋性佳及生長快速等優點,適合果園草生栽培利用之地被草種。
結語
果園草生栽培是重要水土保持方法之一,可減少土壤及養分流失,改善土壤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並能抑制其它雜草生長,應視果園實際環境及條件來進行雜草管理,並避免除草劑之使用,以減少對環境之破壞。本文所介紹四瓣馬齒莧及匍根大戟為野外常見植物,若能瞭解生長特性並善加管理,同樣可廣為用為果園草生栽培利用之地被植物,發揮草生栽培最大功效。
參考文獻
張汶肇、吳建銘、吳昭慧。 2010。果園草生栽培介紹-四瓣馬齒莧。
農業世界 324:84-88。
張汶肇、吳建銘、吳昭慧。 2010。果園草生栽培介紹-匍根大戟。農業世界 325:82-87。
張汶肇、吳建銘、吳昭慧。2010。果園草生栽培管理技術手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NO.149:41-52。
(文/圖 張汶肇)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