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柑橘專業介紹 / 柚類果樹植株浸水損傷及災後復育管理措施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柚類果樹植株浸水損傷及災後復育管理措施
發文日:105/10/05

圖片22

前言:
臺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兼受大陸性及海洋性氣候影響,每年梅雨鋒面及颱風,帶來豐沛的雨量,若果園積水無法儘速排除,使土壤處於高含水量情況,根系因而受損腐爛或病害感染,導致產量減損、植株弱化,甚至枯死。雲嘉南柚類果樹生產多位於平地果園,植株損傷之風險甚大,災後若能及時觀察植株生長狀況,判斷植株受損的程度,並採取適當復育措施,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達到穩定生產的目的。

植株浸水之損傷:
近年極端氣候使得各地氣象災害頻傳,造成農業災損嚴重,由99-104年天然災害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天然災害發生種類以颱風最多、豪雨次之,兩者佔62%。平地或地勢低漥果園,若園區或區域性排水不良,植株浸水過久或基部淤積沙土,地下部長時間處於缺氧環境,根群生長及功能受損,無法吸收水分供應植株生理代謝及蒸散作用所需,在高溫環境下數日,植株之新梢及果實最先呈現萎凋、失水症狀,進而成熟葉漸失水、黃化萎凋,甚至落葉,繼之枯死。此外,平地之園區,亦受高地下水位、黏質性土壤及肥料淺施等因素影響,植株淺根盤,植株對淹水及乾旱不良等逆境抵抗能力相對較弱,植株生育及產量易受到淹水等逆境影響。

近年針對文旦柚的浸水生理性況調查,植株葉片葉綠素值(SPAD值)隨浸水處理天數呈現逐漸下降之趨勢,即葉片由綠色漸轉黃化,最後掉落;經浸水28天葉片SPAD值降至20以下,植株枯死率達42%。探討麻豆文旦、麻豆白柚、麻豆紅柚、紅文旦、西施柚,五種不同柚類實生苗對浸水耐受性之影響,各品種間SPAD值均隨著浸水處理時間逐漸降低,經浸水處理28天,以麻豆紅柚植株對浸水之耐受性最佳,紅文旦次之,植株枯死率低於35%;麻豆白柚耐受性表現最差,浸水後植株枯死率高達58%。試驗結果顯示,紅肉品種實生苗淹水耐受性較白肉品種表現佳,建議於易淹水區域栽培可選用麻豆紅柚、紅文旦為嫁接根砧,增加對淹水之耐受能力。

柚類果樹植株浸水損害指標:
豪雨後排水差或浸水過久之果園,當地上部葉片出現萎凋或乾枯時,根群已受到損傷。文旦柚植株損害及萎凋程度之快慢則與浸水時間、植株樹勢強弱、溫度高低及土壤種類等因素有關,本場利用地上部葉片萎凋程度來評估根系受損情況,並建立植株損害指標及依不同程度採取適當復育措施,提供農民進行復耕作業時的判斷依據。

受損植株復育措施:
浸水受損之植株,因根群受損無法正常供應植株基本生理代謝所需之水分,復育之重點為減輕樹體根群負擔,加速根系及葉片生長,並加強病蟲害管理等田間作業,促進植株樹勢恢復。以下提出相關復育措施,供災後復育參考及應用。

一、果園積水、淤泥排除,避免根系受損:
颱風及豪雨過後,果園生產環境常受到嚴重破壞,如:浸水、泥沙淤積、土壤沖刷流失等。因此災後果園應儘速排除積水,並清洗植株枝葉上淤泥及雨水沖刷流失處補土,以防止災後果園浸水、淤泥覆蓋枝葉時間過長及根群裸露,影響植株葉片功能及根系生長。平時果園畦溝及周邊排水溝應定期清理,以維持排水暢通。地下水位高之果園除應築高畦外,並可埋設暗管排除地下水,以利雨季積水迅速消退,避免根部浸水。

二、受損植株摘除果實或提早採收,減少樹體之負荷:
避免已受損傷植株樹體負擔增加,可視果實生長階段及植株受損程度決定果實摘除或採收。若植株損傷果實成熟度超過八分熟,建議應提早採收後,並配合儘速修剪處理,降低對樹體之影響;若植株損傷發生在8~9月之前,可觀察植株植株受損程度決定是否摘除果實,如損害程度為2級,經修剪及遮陰處理,果實及葉片失水、萎凋症狀並無改善或損害程度3級以上,為避免樹體持續弱化及減輕植株負擔,應摘除全株果實,防止樹體過度負荷,消耗大量養分而影響復育。

三、配合修剪及遮陰降低植株蒸散量:
果園浸水後易導致根群受損,根部吸水能力變差,尤其在夏季高溫期植株蒸散作用強,會加速植株葉片萎凋及枯死率,災後應觀察植株葉片之受損程度,適時修剪並配合遮陰等復育措施,有效降低植株枯死及減少果實損耗。

(一)、受損程度2級植株之復育:
植株新梢、果實若於午間呈暫時性萎凋狀,但失水的葉片於傍晚能迅速恢復,則受損情形仍屬輕微(受損程度2級),採疏剪1/3-1/2枝葉,以葉片不繼續凋萎為原則,並配合搭設50%黑色遮光網進行遮陰,經實測午間平均溫度較未遮陰低3-4℃,植株葉片萎凋、失水也獲得明顯改善。

(二)、受損程度3-4級植株之復育:
受損症狀中度至嚴重之植株(受損程度3-4級),成熟葉及枝條呈現明顯反捲、枯萎狀,且葉片於隔日早晨仍不易恢復。此時應採中、重度之短截修剪,除預留更新之主幹外,植株枝條及葉片應全部剪除,以求受損植株修剪後能迅速萌發新梢,重新培養及恢復樹勢,修剪後植株配合搭設50%黑色遮光網進行遮陰,減低根群之負擔。修剪及鋸除的枝幹,切口超過5公分傷口並塗抹樹脂或傷口保護劑,以防止水分散失。
災後柚農多見受損植株,葉片已達反捲、黃化及枯萎(即受損程度4級),才開始採取相關復育措施,因錯失復育關鍵時期,成效非常有限。由調查結果顯示,受損程度2級如可即刻進行疏剪枝葉等修剪措施,降低葉片蒸散量,於修剪後28天,植株抽梢率達87%;若到植株受損程度4級才進行修剪復育,植株抽梢率約僅剩12%。所以災後密切觀察植株生育之變化,保握復育之關鍵期,可使植株生育儘速恢復。

四、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淹水受損植株因根群恢復需一段時間,除設法降低植株蒸散作用外,受損植株應積極加強根系復育工作,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供良好根系生育環境,使樹勢迅速恢復。於災後待土壤較乾燥時,將樹冠下方及周圍採穴施方式(植穴直徑約20公分、深度約20~30公分),每株超過8穴,植穴內填充腐熟過之粗纖維類有機質或砂等介質,並保持土壤濕潤及可配合開根劑使用,以誘引新根生長,調查結果顯示,一個月後植穴已誘引新根生長,如受損程度越嚴重之植株,穴施植穴的位置應離植株主幹越接近,誘引新根生長速度越快;切勿在雨天或土壤過溼進行鬆土或穴施,避免根群受傷及病菌感染。

五、透過葉面施肥,加速樹勢恢復:
淹水後根系受損,吸收能力有限,暫勿施用化學肥料,以免造成肥傷及根部腐爛。為使災後的樹體迅速恢復樹勢,每1-2星期可採葉面施肥方式補充營養元素,如:速效性之氮肥或或微量元素等,以求受損及修剪後的樹體迅速萌發新梢,並補充根群吸收之不足,促進樹勢恢復生長,應以少量多施為原則。

六、清園與殺菌,避免病害感染:
災後因斷枝、落果及田間積水,加快病蟲害繁衍的速度,因此為維持田間環境衛生及避免病原之滋生,災後儘速清理園區內殘枝及落果,勿長時間置放於果園內,防止病蟲害感染受損樹體造成更大的損失。強風造成植株葉片破損及果皮嚴重損傷,為防止病害發生及蔓延,可採殺菌劑進行災後防治,噴施殺菌劑應注意農藥安全採收期。受損植株修剪後抽生之新梢,應加強病蟲之防治,以保護枝梢生長。

結 論:
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的衝擊與影響日益受重視,面臨的氣象災害不易避免,對於多年生作物的栽培影響甚大,為降低災害對文旦柚植株生育之影響,柚農除應瞭解作物生育特性及作好平時災防管理,災後觀察植株受損程度並配合復育相關措施之應用,儘速恢復文旦柚正常的生長與生產,降低天然災害對產業的影響及衝擊,以求產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