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柑橘園丁手冊 / 土壤肥培管理 / 土壤管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土壤管理
發文日:98/08/18

栽培前應充分瞭解生育特性,以規劃果園及作業環境,提供作物良好生育條件及提高操作效率

土壤提供柑橘樹體生育所需之養分、水分,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培養良好健康樹體才能豐產及質優的柑橘果實,果園土壤管理目的在: 防止土壤及養分流失、 提高肥料元素之效率、 合理化補充土壤養、水分,針對面臨之問題進行改進,有效改善土壤環境及肥力,以提高柑橘產量及品質。

土壤酸鹼值改善
柑橘類果樹土壤酸鹼度(pH)在5.5~6.5之間,土壤pH值過高或過低會造成土壤養分供應失調,不利於土壤營養元素之有效性,間接影響土壤有益微生物族群消長及根群發展。土壤酸鹼值(pH)低於5.0以下則屬強酸性土壤,土壤酸性之原因,為土壤本身屬酸性土、土壤中石灰質受雨水淋洗而流失或生理酸性肥料連續使用的結果等。酸性土壤常易造成植株缺鈣或鎂而影響品質,且酸性愈強則土壤中鐵、鋁、錳溶解愈多,易形成毒害而不利植株生長,且磷易形成不溶性之磷酸鐵及磷酸鋁等化合物,以致植株無法吸收磷素。強酸性未缺鎂的果園土壤,可施用石灰石粉、蚵殼粉或矽酸爐渣等加以改良,而缺鎂的果園,宜施用白雲石粉(含氧化鎂10~16%),可同時補充鈣和鎂。每年於冬季休眠期施用,pH5.0以下之強酸性土壤每分地施用150公斤;pH 5.0~6.0每分地施100公斤,均勻撒施於地面,並翻耕混入15~30公分土中,施用後一個月才可施用硫銨或尿素等氮肥,與堆肥同時施用可防止土壤硬化。逐年適量施用但不可一次施用過多,且每年檢查pH值一次,當pH超過6.0時即應停止施用,以防止pH過高而引起微量元素缺乏。酸性土壤改善後,可直接增加土壤中鈣及鎂含量,及減少有害物質,增強微生物活動,促進有機物分解,並增進植株養分吸收而提高果實品質。

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
土壤有機質會因為微生物的分解而減少,台灣屬高溫多雨之地區,有機質會加速分解,造成一般果園有機質含量偏低。施用有機肥除可被微生物分解供作物吸收外,亦可促進土壤團粒構造,改善土壤排水及通氣性,並增加保水保肥能力,間接可提高根群對各種養分吸收率。施用含碳(纖維)較高的腐熟堆肥,有機質含量應達60%,其氮、磷、鉀含量約為1%左右,則可多量使用,成株每年可施用30公斤以上。施用含氮較高的豆粕類有機物,如:大豆粕含氮7.5%、花生粕6.5%,每株僅能少量3~5公斤混合使用,以免因大量施用豆粕有機物之發酵熱(溫度達50℃以上)及有機酸過高而傷害根系。每年於冬季期施用有機肥,以穴施、溝施或環施於樹冠下周圍土壤中。同時施用有機肥後,化學肥料施用量應酌以減量,尤其氮素量應減施,以免因氮肥過多,使植株大量抽生夏梢及秋梢,以致影響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