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樹原生於雲貴高原,屬於喜酸耐瘠的常綠作物,但由於台灣茶樹早己採用良種無性扦插繁殖,扦插系的根群大約在土層20
翻犁的目的有三,一是防此肥分的逕流與揮發,二是疏鬆土壤並增加土壤的空氣,三則是均衡表土與根群間的肥分漸層,加速施肥的效果並防止根群上浮;但如果肥料長期撒施卻不翻耕,除會加大表土與根群間肥分漸層差距,引導根群上浮外,更因為土壤逐漸密實使底層土壤氧氣交換不良,促使底層根系萎縮,尤其是長雨期的浸水。
肥料在土壤中向下與橫向移動的速度雖因元素而有顯著差異,不過正常情形下,上層含量約為下層的2倍量;根群一旦上浮反置身於高濃度礦物養分中,並不會發生缺肥現象,唯一的缺陷是無法再利用下層的養分,造成施肥上的浪費。水分的分佈卻與礦物養分相反,根群上浮很容易將茶樹陷入乾旱的生長逆境中,嚴重降低茶菁的生長量,終致需增加開闢水源和建立灌溉設施的後續高額成本。
一般而言,土壤密實與根群上浮乃漸進發生,所以頭一年未翻犁調整表土與底土的物理及化學條件,茶樹的反應與農友的的感覺並不大,在風調雨順的年度中甚至會因多數根群移到礦物養分含量較高的上層表土,而發生不施肥卻增產的現象,讓農友產生不翻犁是對的選擇的錯誤假象。
目前真正影響扦插系茶菁產量的是根群在土層中分佈的深淺,除了極特殊長年不施肥的特例,土中現存的肥分早已不再是產量限制因子,而是根群上浮使茶樹暴?於乾旱逆境風險的問題,翻犁所進行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條件校正,就是在做上述根群的向地性、向肥性與好氧性的調整,所以農友只要恢復每年冬季的翻犁作業,讓艮群能有再度向下生長的空間,相信茶園將會快速恢復生產力。
資料來源:文/王為一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