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茶言觀色 / 茶樹病害防治管理 / 茶枝枯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茶枝枯病
發文日:98/03/23

茶枝枯病

一、加害部位:枝條、主幹、主根
二、病徵:發病初期受害枝條的葉片失去光澤,嫩梢下垂,葉片向下,葉色轉為淡綠色,呈缺水狀,經太陽曝曬後,全枝葉片褐化乾枯,此時枯葉仍然留在枝條上,其它未受害枝條仍然十分健旺。若據枝枯病發生的部位,可將危害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及嚴重三級,輕度的枝枯病多發生於一年生的枝條,中度的枝枯病發生於二年生以上較粗的枝幹,重度的枝枯病發病部位位於茶叢的主幹、地基部或深入主根,發病時枯死面可達全叢的1/3以上甚至全株死亡。夏季高溫乾旱的環境容易發生,但一入冬季本病即消失不見,次年春天再由主幹長出新梢,入夏後復現嚴重病徵,如此周而復始,茶樹葉片稀疏,成葉不似健葉之濃綠有光澤,茶樹樹勢衰弱,嚴重的影響茶樹的經濟壽命。
三、防治方法:
(1)對即將更新的茶園或補植時所需的茶苗,應採用健康無帶枝枯病的苗木。
(2)對尚未發病的茶園,應採用建議的肥料種類及施肥量,切勿施用過量氮肥,氮肥過量,易促使茶樹長出突長枝,突長枝非常容易感染病蟲害;不當的耕作方式,使茶樹抗病能力降低,更易感染本病。
(3)對已發病的茶園:輕度及中度危害時,隨時剪除病枝,剪除病枝條時應剪至離褐色病徵下之健康部位10公分左右,若能徹底清除病灶,次年再生新枝條仍然健康,生機旺盛。危害嚴重時,褐色病徵已延展至主幹或地基部,此時即應挖除病叢,補植新茶樹或廢園改植抗病品種。挖除或剪除的病枝條必須集中燒毀,不可散置於茶園中,以免病菌的傳佈。
(4)夏季若遇乾旱應實施人工灌溉。
(5)青心烏龍及硬枝紅心二品種非常感病,發病嚴重地區,盡量避免種植此二品種。
(6)可用藥劑說明(pdf檔案下載)

資料來源: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