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雞之管理 / 雞之選育 / 藾菢原因與改善方法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藾菢原因與改善方法
發文日:96/09/21

畜產試驗所遺傳育種組 鍾秀枝

藾菢行為原是母禽之重要母性表現之一,但研究報告指出:藾菢行為會降低產蛋數,造成種禽場經濟上之損失(Mc Cartney 1956; Cogger et al., 1978; Etches et al., 1978; Siopes,1983; Wentworth and Lapp,1983)。

藾菢行為又稱就巢性(broodiness):簡單的說就巢性即為母雞花在巢上的時間。Mc Daniel Gr(1978)之報告謂雞隻藾菢行為會導致繼續戀巢與停止產蛋,產蛋高峰時之藾菢發生率可自2 %至 10 % 不等。Haller and Cherms(1960)之報告謂產蛋數與藾菢天數成反比,即菢天數越長則產蛋越少。

因此為顧及育種及生產者之利益,不能不去重視土雞之藾菢行為。一般而言,台灣土雞之產蛋性能較其他國外引進之肉雞為差,藾菢性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賴與李,1995)。

藾菢特徵包括孵巢行為(incubation)及護巢行為(nest protection)。孵巢行為有雞隻蹲坐巢上、羽毛蓬鬆與受干擾時乃不離巢等現象。雞隻護巢時,除表現孵巢行為外,尚有羽毛蓬鬆豎起,並發出咯咯叫聲以驅走外物等現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利用1999及2000年四個近親品系(L7、L9、L11及L12)種雞群,進行藾菢與初產日齡、初產與40週齡體重、40週齡產蛋數與蛋重等產蛋性能關係探討。

母雞於16週齡上籠後,進行個體產蛋檢定與藾菢調查,藾菢特徵係依賴與李(1995)之定義,連續2天以上持續有孵巢行為者為藾菢雞隻,否則歸為無藾菢者,並評估與比較各近親品系雞隻藾菢頻率與產蛋性能,作為選拔之參考。

結果顯示:
1999及2000年試驗雞群之藾菢頻率分別為16.6%及8.6%,而分年度之品系比較發現藾菢頻率以品系L9為最高(分別為36%及23%),品系L1為最低(分別為4.0%及3.2%)。藾菢母雞之初產日齡較早(P<0.001)且產蛋數顯著地較無藾菢者為少(P<0.05),40週齡體重亦顯著地較無藾菢者為輕(P<0.001),可能係因其藾菢期間食慾不佳,導致體重減輕所致。但40週齡蛋重則無顯著差異存在(P>0.05)。

Burke and Dennison (1980),Etches and Cheng (1982) 報告認為Prolactin (PRL) 與家禽之藾菢行為(broodiness)有密切關係,在產蛋期間隨著藾菢行為之發生,家禽血液中PRL含量逐漸增加,且在停止產蛋時達到最高峰。此外,土雞藾菢程度不同,可能與其來源地區不同,遺傳組成各異有關。 改善雞隻藾菢之方法在育種上可利用選拔或基因篩檢等方法去除,而在管理上則可利用移籠、穿鼻及藥物控制等方法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