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動物福祉近十多年來在歐洲一直是重要的議題,歐洲第一次引入動物福祉法規是1999年的阿姆斯特丹約定(Amsterdam Treaty),它的宗旨是“促使動物的福祉有更好的保護和尊重”(to ensure improved protection and respect for the welfare of animals),因為動物理當跟一般眾生一樣。有這項約定之後, 歐洲陸續有不同的法規規範,這些規範大部分是依據科學報告,例如肉雞及種雞於飼養時所產生與福祉有關的問題,包括環境、飼料、管理或育種等,這些問題促使動物福祉研究的進展,特別是一般所認為福祉相當差的傳統家禽飼養上。
動物福祉協會
英國政府亦設立有農場動物福祉協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於1992年定義5項動物的自由︰1.免於饑餓和乾渴的自由:可隨時有水和飼糧來保持健康和活力。2.免於不適的自由:提供合宜的環境,包括房舍和舒適的休息區。3.免於疼痛、傷害或疾病的自由:提供預防或快速診斷和治療。4.可表現正常行為的自由:提供足夠的空間、適當的設施和同類。5.免於恐懼和痛苦的自由:藉由維護健康及治療,避免精神上的痛苦。
臺灣動物福祉發展
我國動物福祉發展比較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引導國內友善方式的蛋雞飼養起步,於2014年訂定「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擬定豐富化籠飼、平飼及放牧等3種友善生產系統之定義及內涵,發布並函送相關政府單位、學術機構、產業團體及業者參用,期使各界對於友善生產雞蛋之認知趨於一致,避免標示混淆。友善生產系統中平飼之定義為雞隻可於室內或戶外之床面或地面上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800平方公分;放牧之定義為雞隻可於室內及戶外之地面自由活動,平均每隻雞所分配之室內面積應超過800平方公分。
選拔對動物福祉效果
遺傳和適應之間的研究,主要針對選拔對福祉的影響及藉由選拔改進動物福祉。事實上,對適應能力的選拔第一年期間效果非常小,常受到質疑,因此已經減少,轉而重點放在福祉相關性狀和基因組的選拔。行為性狀與環境有關,可從一般性的選拔改進,例如,對不良行為如啄羽的選拔是有效的,減少集體籠飼死亡率的選拔亦證明可行。大多數情況下,選拔不應該使對福祉有害的部分更嚴重,如選拔使群體互動太大時,導致攻擊性增加。一般選拔不會有整體的改進,例如,可能減少恐懼,但還是有緊張反應。
雖然遺傳上增加疾病抵抗力應會增加動物福祉,但也可能使潛藏未發病病媒機會提高,增加傳播給人的機會,因此找到最適條件,選取最佳選拔策略是重要的。
環境對動物福祉的重要性
“生產系統”為另一個重要的福祉議題,一種以“環境”作定義的概念。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r. Broom (1991)指出,環境是福祉的指標,環境差,縱使未遭受痛苦,福祉亦不佳,顯示動物的飼養環境是邁向福祉的重要步驟。Dr. Broom (1991)指出福祉差的指標還包括壽命縮短、發育受損、繁殖受損、身體傷害、疾病、免疫抑制、腎上腺的活動、行為異常和呆滯等。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Duncan及Fraser(1997)進一步指出,動物也有情緒,因此,他們建議要盡可能避免產生負面情緒,如恐懼、疼痛或挫折,提高正面情緒。事實上,情緒的評估依然存有爭議,但透過研究這些在未來是可能實現的。
結語
雖然有越來越多動物福祉的研究,其定義亦有個人主觀的認知,但不論如何,減少痛苦、恐懼和死亡是不變的。
編譯自:2010 Poultry Science 89 :825–831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畜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