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雞之管理 / 資源利用 / 水簾式畜禽舍粉塵及臭味控制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水簾式畜禽舍粉塵及臭味控制
發文日:103/08/19

文/蕭庭訓

一、前言

由於台灣地區土地狹小、人口密集,畜牧場若鄰近住宅區,使得畜牧場空氣污染問題受到重視,畜牧場空氣污染問題主要為臭味物質。因此畜牧業者應了解與重視環境保護相關法令規定,做好防範工作,以免影響人類生活環境及觸犯環保法令而遭受罰鍰處分。

畜牧業適用之相關空氣污染防制法,主要係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及其施行細則,公私場所違反第二十條所定之排放總量及濃度者,處新台幣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鍰;其違反者為工商廠、場,處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由於人類生活品質提昇,愈來愈注重工作環境之安全性及環境品質,長期在牧場工作者易患呼吸道疾病、乾咳、支氣管炎、氣喘、非傳染性鼻竇炎、鼻塞等職業病,並建議人類及動物不要暴露在超過1500 ppm CO2 及7 ppm NH3之環境下。

一般開放式畜禽舍所產生之空氣污染物較難處理。水簾式畜禽舍可提高飼養密度並提高單位面積生產量,另一方面過度密集飼養也會造成飼養環境中粉塵、氣體、臭味等空氣污染物之提高,影響飼養之禽畜及工作人員之健康。水簾式畜禽舍之通風系統除降溫之功能外,也具將粉塵、臭氣抽出畜禽舍,導入新鮮空氣之功能。然而,畜禽舍風扇出口處之粉塵及臭氣卻造成空氣污染問題,在台灣地區土地利用密集之情況下,常造成附近居民之抗議。


二、禽畜飼養場作業環境之空氣品質

  1. 豬舍內之空氣污染物
    豬舍內可能產生之空氣污染物,有粒狀污染物(粉塵)、二氧化碳(CO2)及氨氣(NH3)等臭氣問題。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孢子(spora)、氨氣、二氧化碳(CO2)、 硫化氫(H2S)、內毒素及粉塵,粉塵主要由飼料、乾糞便、及豬隻表皮層代謝散布至空氣中;CO2為豬隻呼吸及糞便醱酵分解所產生;氨氣由豬隻尿液分解轉換而成;H2S由豬隻糞便醱酵分解而產生。

    張等(1997)調查國內豬場工作環境發現豬舍內空氣中總細菌平均濃度為 3.3 ×105 CFU/m3,革蘭氏陰性細菌平均濃度則為143.7 CFU/m3,總真菌濃度則在103 CFU/m3範圍,以Cladosporium 為主要菌屬。總內毒素平均濃度為139.53 EU/m3,個人可呼吸性內毒素平均濃度則為46.96 EU/m3。
     
  2. 豬舍內臭氣之來源與濃度
    在畜舍中之氣體,分別從新鮮或貯存糞便、飼料及動物本身而來。臭氣主要來源為豬隻的排泄物,臭氣濃度與豬隻體重、地板型態、通風率、季節、管理方式、飼養密度、溼度及溫度有關。O’Neill and Phillips (1992)報告指出豬排泄物及豬舍內環境有超過150種臭氣成分已被鑑定出來。當畜舍內溫度超過25℃則臭氣濃度增加,溼度提高亦會提高臭氣散發,有沖洗之豬舍較未洗之豬舍具較低臭氣濃度。
    Lim et al. (2001)以官能測定法評估2個豬場之保育舍進氣與排氣處之臭味平均分別為18 (7~85)與199 (94~635)OU/m3。Predicala et al. (2001)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豬舍內測得CO2濃度分別為1106 (378~2095) ppm和1417 (550~2225) ppm。國內豬場環境內二氧化碳則介於600 ppm 與894 ppm 之間。
     
  3. 氨氣之之來源與濃度
    氨氣從畜舍釋放出來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Aarnink et al. (1997) 豬舍內影響氨氣揮發之因素有畜舍型態、環境溫度、風速、糞便貯存方式、pH、氨氣濃度等如圖3。張等(1997) 指出豬場環境內氨氣與硫化氫分別低於5 ppm 與0.2 ppm。Predicala et al. (2001)指出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豬舍測得NH3濃度平均為6.6 (<1~17.1) ppm和11.9 (5.2~24.7) ppm。北歐國家豬場之NH3濃度範圍為12.1~18.2 ppm,平均為14.8 ppm。
     
  4. 粉塵之來源與濃度 粉塵之產生受眾多因素影響,包括風速、溫度、溼度、飼養策略、豬床面材質、排泄物之管理及豬隻動情形等。畜舍內大部分之粉塵顆粒介於0.5~5 μm,亦有部分之粉塵顆粒大於10μm。Aarnink (1997)報告指出在餵飼豬時,豬舍內粉塵濃度為1.59 mg/m3,上午粉塵濃度較下午低,此與豬隻採食及活動行為有關;因春夏季畜舍內溼度較高且具較高之通風率,故得到春夏季之粉塵濃度較冬季為低,通風率與粉塵濃度呈現負相關。張等(1997)調查豬場環境之總粉塵平均濃度介於0.15 - 0.34 mg/m3。
     
  5. 雞舍內之空氣污染物
    雞舍產生之空氣污染物主要是粉塵、CO2、硫化氫及氨氣。氨氣從畜舍釋放出來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在畜舍中有超過100種氣體,其來源分別從新鮮或貯存糞便、飼料及動物本身。
     
  6. 雞舍內臭氣之來源與濃度
    臭氣是糞便中經厭氧醱酵分解之揮發性有機酸混合物,雞舍產生之臭味強度比豬舍為重。影響雞舍粉塵及氨氣之因素有溫溼度、通氣、墊料形式、禽類年齡、飼料型式等。
     
  7. 雞舍氨氣之來源與濃度
    氨氣來源為尿酸、尿素、氨或胺和未消化蛋白質中之氮,為雞隻排泄物中尿酸經微生物快速分解之產物,影響氨氣散發之重要因子為溫度、pH、水分含量。雷等(1996)測得台灣地區某開放式蛋雞舍內氨氣濃度量測值為20 ~ 45 ppm 。
     
  8. 雞舍粉塵之來源與濃度
    在國外密集式畜舍平均粉塵濃度為5-20 mg/m3,粉塵顆粒之來源有80-90% 來自飼料,而其餘來自羽毛及排泄物。Takai et al. (1998)指出粉塵濃度明顯受畜舍型態和飼養動物種類所影響,在雞舍為3.60 mg/m3;粉塵濃度亦受季節所影響,雞舍內之粉塵濃度冬季比夏季高,同時也發現豬舍內白天之粉塵濃度比夜晚為高。
     

三、空氣污染物防治方法

空氣污染物控制方法經由飼料配方估算降低日糧之氮含量可減少糞便中之氮含量,有報告指出降低飼糧中之粗蛋白質含量可降低雞舍內氨氣濃度及墊料中氮含量。利用添加飼料添加劑或生物製劑於飼料中或施撒於墊料上來降低氨氣或臭味產生。降低肉雞舍墊料水分含量,雞舍墊料中含水量及氨釋放量與飲水器型態有關,以乳頭式較鍾形式飲水器具較高的乾物量及低的氨釋放量。O’Neill et al.,(1992)提出臭味控制方法有熱焚化、觸媒焚化、吸附、吸收、生物洗滌、生物濾床、煙囪擴散、臭氧處理、紫外線處理及化學處理等方法,但處理費用較貴。
 

四、利用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之處理而降低空氣污染程度

  1. 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 在試驗雞舍風扇出口處架設遮陽網並安裝噴霧器,進行試驗時在更換0.3、0.5、0.7mm不同霧粒之噴霧頭。試驗期間分為熱季及涼季,分別在雞隻32至35日齡時,於水簾式雞舍通風口遮陽網內進行不同霧粒之噴霧,噴霧時間為60分鐘,並分別在遮陽網內與外各2個採樣點測定粉塵、氨氣(NH3)、甲基胺(CH3)3N、臭氣,遮陽網外之採樣點為其牧場周界。
     
  2. 空氣污染物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粉塵量、氨氣、甲基胺及臭氣分別於遮陽網內距遮陽網1m處與遮陽網外1m處,各2個採樣點採樣。於噴霧開始20分鐘分別進行氨氣、甲基胺及臭氣之量測及採樣;粉塵之收集採用東芝牌吸塵器(TOSHIBA)於遮陽網內與外各2個採樣點吸塵60分鐘,吸塵器之集塵袋於採樣前及採樣後置於定溫45℃之烤箱烘乾10小時,冷卻後稱重;氨氣、甲基胺採用北川式檢知器測定。臭味採樣後以三點比較式嗅袋法(環保署檢驗方法)測定。
     
  3.  空氣污染物去除效果 於水簾式肉雞舍風扇出口處,架設遮陽網並安裝噴霧設備,探討遮陽網及噴霧處理對粉塵量、甲基胺((CH3)3N)、氨氣(NH3)濃度及臭味之去除效果。

結果(如表1)顯示在無噴霧及0.7mm霧徑噴霧處理下,氨氣與甲基胺濃度分別為4.82及3.64ppm與5.25及3.99ppm,以0.7mm霧徑組效果最佳。無噴霧及0.7mm霧徑處理下之粉塵量為5.7及5.01mg/m3,亦以0.7mm霧徑組顯著性低於無噴霧組。氨氣、甲基胺與粉塵量經過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可降低47、43與39 %;臭味亦可降低46 %(如表2)。

由試驗結果顯示水簾式雞舍風扇出口處之空氣污染物可藉由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之處理而降低空氣污染程度。

雞舍風扇出口處汙染物經遮陽網及噴霧處理之效果

 

五、結論
於水簾式肉雞舍風扇出口處,架設遮陽網並安裝噴霧設備,對粉塵量、甲基胺((CH3)3N)、氨氣(NH3)濃度及臭味之去除效果。

結果顯示氨氣、甲基胺與粉塵量經過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可降低47、43與39 %;臭味亦可降低46 %。

由試驗結果顯示水簾式雞舍風扇出口處之空氣污染物可藉由遮陽網搭配噴霧設施之處理而降低空氣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