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病 (Phytophthora       
              diseases of anthurium) 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 (P.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 病徵:葉片、莖、根被害。被害葉初現水浸狀斑點,而後擴大成暗褐色圓形斑。病菌易從葉緣水孔或傷口侵入,病斑亦多從葉緣開始發生。根系被害時,根系褐變、壞疽、腐敗,葉片下垂,嚴重時蔓延至莖部,全株萎凋死亡。
 發病生態:降雨與高溼環境有利病害發生,以5-10月降雨頻繁時發病較嚴重,尤其颱風侵襲後,無防雨設施之白鶴芋花園發病非常嚴重。
 疫病菌平常靠菌絲或厚膜胞子存活於土壤、或其他寄主植物上,等降雨過久或灌溉過於頻繁時,導致濕度飽和,誘發病菌產生胞囊及游走子,為傳播器官。胞囊與遊走子,主要靠風雨、水分傳播,由傷口或水孔侵入,誘發病害。初次感染源來自種苗、栽培介質、土壤、水源或鄰近之其他作物。
 Phytophthora parasitica之寄主範圍廣泛,包括百合、蘭花、康乃馨、滿天星、多種花卉、果樹、蔬菜。
 防治方法:   
                             
                        
                     
                      | 一、 | 台架栽培與防雨設施。 |   
                      | 二、 | 以無菌栽培介質培育苗木。 |   
                      | 三、 | 注意灌溉引水。 |   
                      | 四、 | 雨季來臨前,可噴布1000     
                      ppm(約稀釋1000倍)亞磷酸2-3次,每七天一次,有良好之預防效果。使用時,亞磷酸須當天配製,並須以等重之氫氧化鉀(KOH)中和酸性(使用時亞磷酸與氫氧化鉀分別溶於水中)。 |    
                      | 五、 | 藥劑防治,銅劑、大生類、滅達樂、福賽得均有防治功效。 |   
                      | (本資料由安寶貞博士提供) |  
                    
                      |  |  |  |  
                      | 罹病白鶴芋葉片 |  |  |  
                      | (安寶貞提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