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菌核病
(Stem rot)
病原菌:可如水稻小黑菌一樣被認為是Nakataea sigmoidea的變種,為Nakataea
sigmoideum var. zizaniae
Hsieh et Liang
(謝式坢鈺、梁文進。1975。筊白及水稻小粒菌核病之異同。植保會刊
17:372-383。)
病原生態:
筊白小粒菌核病發生普遍,全省各地所有栽培地區都可以採到病株,一般在秋冬之交,筊白生長末期出現病徵,大多數只限於為害葉鞘,指很少數莖部被病菌侵入為害,故很少如水稻小粒菌核病可以引起倒伏現象。本病在春夏季筊白生長盛期很少發生,故在經濟上似乎沒什麼重要性。
筊白在本省相當普遍,通常栽培在水稻田周圍之水溝內,少數地需則專業栽培,由於和水稻常栽培在一起,有些病菌被證實或認為可以相互感染,如水稻之胡麻葉枯病菌已證實可以感染筊白,水稻白葉枯病則存疑。
(謝式坢鈺、梁文進。1975。筊白及水稻小粒菌核病之異同。植保會刊
17:372-383。)
病徵:
在生育期間由外部無法看出,在刈筍後病斑有時候發生於靠近水面的莖部上,嚴重時莖內變色變軟,並有許多黑色粒狀菌核,罹病株提早衰弱。
由筊白之枯死組織內常可以看到許多細小黑色菌核,多半在葉鞘基部,葉鞘上半部常沒有菌核之形成,可能是由於基部近水面,濕度較高,菌核較易形成,或是由於病菌先由基部侵入,病還沒蔓延到葉鞘上方以前葉鞘已枯死。
(劉達修。1999。根莖類-筊白筍。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2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謝式坢鈺、梁文進。1975。筊白及水稻小粒菌核病之異同。植保會刊
17:372-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