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印度棗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白粉病
炭疽病
疫病
黑煤病
輪斑病
缺鈣症
缺硼症
輪斑病(Zonate leaf spot)

病原菌:Cristulariella pyramidalis Waterman and Marshall

病徵
  秋冬季葉上產生褐色大型病斑有灰色輪紋,低溫時病斑兩面著生白色至淡黃褐色、錘形、桑椹狀或聖誕樹狀之分生孢子束。被害葉易脫落,落葉上產生2~3公厘不整形暗色之菌核。

發病生態
  本菌寄主範圍廣泛,鄰近雜草均可被害,氣溫16~25℃有利本病之發生,近來因產期調整、枝條更新及嫁接管理等,本病害發生較少,山區如田寮地區偶有發生。

防治方法

一、 棗樹開花後,經常巡視果園,如發現少數病葉時,應即輕輕摘取置入紙袋或塑膠袋中,就地燒燬。
二、 果園及附近雜草,應注意清除。
三、 在不影響果實發育情況下,減少病區灌水。
四、 果實採收後之落葉殘枝,應集中燒燬。
五、 藥劑防治: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1500~3000倍,連續陰雨時,每週施藥一次,連續數次,直到病害完全抑制為止。噴佈葉片上下兩面於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1998植物保護手冊第439頁)

輪紋病為害葉片狀
(溫宏治、林正忠,1993,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15期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