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果實蠅(Oriental     
                      fruit fly)     
            
        學名: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生態習性      
                             
                            
                        年可發生8~9世代,終年可見,無越冬現象,成蟲係白天活動,常徘徊飛行於果園及其它非寄主植物和叢林間,其移動行為受交尾、產卵、取食、棲息等需求影響。成蟲自土中羽化,先以蚜蟲、介殼蟲、粉蝨、木蝨等昆蟲所分泌之蜜露及植物花蜜為食,而後交尾、產卵,卵產於成熟之果實內,產卵管插入果皮內產卵其中,一處通常產卵10粒左右,卵經1~2天或2~3日孵化,就近蛀入果肉取食蠕動,幼蟲期17~35天,老熟幼蟲鑽孔落至土表間隙內化蛹,化蛹前之幼蟲具跳躍之習性,蛹期       
                      6~27天。        
                      形態      
                             
                            
                        成蟲體橙黃色,翅透明,翅脈褐色,前翅具有黑色斜紋,體長7~8公厘。頭部複眼間黃色,單眼黑色,腳背黑色且密生淡黃色短毛。腹部黃色甚至赤黃色,基部呈黑色,第2節淡黃色,第3節以下多為褐色,翅透明。卵白色,大小約1x0.25mm,圓筒形,一端尖小,另端鈍圓,中央部略彎曲。幼蟲體為黃白色圓錐形蛆,充分成長時約10公厘。蛹體淡黃色有光澤,大小約 5x2.5公厘,頭頂尖,肢超過尾,翅芽長達胸部中央,長約       
                      4公厘。       
                            
                      危害狀      
                             
                            
                        雌蟲於交尾後,以產卵管插入成熟或近成熟之果實產卵, 幼蟲孵化後以果肉為食,引起果實腐爛及落果,果實失去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       
                      植保手冊推薦之防治藥劑為      
                           
                             
              
              
                
            | 一、 |       
            生物防治法:室內大量繁殖果實蠅老熟蛹,以鈷60放射線處理成不孕性,羽化後分別以飛機或人工釋放於果園,以降低田間果實蠅族群密度,本項由政府辦理,唯釋放地區於釋放期間不得實施藥劑防治。 |       
                 
                
            | 二、 |       
            套袋法:在五月(約果實成熟前30日)果實硬核期,套以耐水紙袋以防止果蠅產卵,套袋前一日噴防治病蟲混合藥劑一次。 |       
                 
                
            | 三、 |       
            誘殺法:95%含毒甲基丁香油混合溶液(90%甲基丁香油+5%乃力松)。       
              纖維板宜懸掛於果園外圍陰蔽樹枝下,離地面1.5公尺,每板懸掛距離約30公尺。試驗用之誘殺板為4x4x0.9公分之細纖維板,吸收含毒甲基丁香油混合溶液8公撮,有效期間2個月。       
              獨立果園誘殺板使用量:       
              0.2 公頃以下二塊       
              0.21~0.5公頃三塊       
              0.51~0.7公頃四塊       
              0.71~1公頃六塊       
              1公頃以上每增加0.25公頃則增加一塊 |       
                 
                
            | 四、 |       
            藥劑混合蛋白質水解物,自果實成熟前二個月,或果實蠅密度急劇增加時起,作局部施佈毒餌,每7天施藥一次。 |       
                 
                
             |       
            1.   |      
            25%馬拉松可濕性粉劑100倍液(0.8公斤∕公頃),混合蛋白質水解物100倍液(0.8公升∕公頃)。 |      
                
               
             |      
            2.   |      
            80%三氯松可溶性粉劑600倍液(0.13公斤∕公頃),混合蛋白質水解物100倍液(0.8公升∕公頃)。 |      
                
               
             |      
            3.   |      
            40%撲滅松可濕性粉劑150倍液(533公克∕公頃),混合蛋白質水解物100倍液(0.8公升∕公頃)。 |      
                
               
             |      
            4.   |      
            50%芬殺松乳劑200倍液(0.4公升∕公頃),混合蛋白質水解物100倍液(0.8公升∕公頃)。 |      
                
               
             |      
             |      
            (植保手冊(1998)第418頁) |      
                
              
           
                           
                            |    
                           |    
                            |    
                            
                           
                             
                            雄成蟲    
                            (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103頁) |    
                           |    
                             
                            雌成蟲    
                            (何坤耀,1987,農藥世界46期第62頁) |    
                            
                           
                            |    
                           |    
                            |    
                            
                           
                             
                            卵    
                            (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83頁) |    
                           |    
                             
                            甲基丁香油防治情形    
                            (楊桃主要病蟲害防治,1995,農藥世界144期第48頁) |    
                            
                           
                          1.jpg)    
                               
                            (楊桃主要病蟲害防治,1995,農藥世界144期第48頁)  
                             |   
                           |   
                          2.jpg)    
                            危害狀  
                            (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8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