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腐病(Black rot of Waxapple)    
                      病原菌:Botryodiplodia    
                      sp.    
                      病徵:    
   主要為害果實及葉片,在果實上病斑初期果肉褪色,水浸狀,病斑上偶出現黑點,為柄子殼,感染後期全果變黑色,表面佈滿黑色小點,高濕環境中,小點先端會釋出分生孢子,是主要感染源。在葉片上感染,病斑壞死,斑點不規則,多由葉緣發生,表面亦有黑色小點。   
                      發病生態:   
                        黑腐病菌在熱帶果樹上為害葉片,遇溼,由病斑表面釋出分生孢子,藉雨及風力飛散而傳播,近年,本病害在屏東地區的冬季果及春季果發生趨於嚴重。   
                      防治方法:   
                        
                          
                          | 一、 |   
                          果園清絜,老枝、枯枝及落葉集中並燒毀,田間落果則集中挖洞深埋。 |   
                           
                          
                          | 二、 |   
                          蓮霧套袋前期,每次噴藥     
                            ( 殺蟲劑、生長素  )    
                            時,應混合殺菌劑一併施用降低感染。 |    
                            
                           
                          | 三、 |    
                          室內篩選藥劑如快得寧、腐絕快得寧及依普同等藥劑,具有良好抑制菌絲生長及孢子發芽等效果。 |    
                            
                           
                           |    
                          (    
                      林正忠提供)   
                           |    
                            
                          
                       
                         
                          .jpg)   
                            葉片病徵  
                              (林正忠提供)  |  
                          .jpg)   
                            果實病徵  
                              (林正忠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