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粉蝨(Citrus
spiny-blackfly)
學名: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
為害習性:
以若蟲吸食葉液,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影響光合作用及樹勢發展。孵化若蟲體扁橢圓形,淡黃色,觸角及足均明顯,具爬行能力,俟找到適當寄主植物後固定,體變黑,觸角及足均消失,且自體周緣分泌白色蠟質物,體側及背長出剛毛,若蟲共三齡,喜群集生活並化蛹於葉片上,由於白色分泌物加上煤病,造成葉面被嚴重污染,明顯可見,羽化成蟲具翅,體橙黃色,有紫褐色斑及白色蠟粉,雌蟲較小,雌性成蟲飛集於嫩葉上交尾、產卵。產卵嫩葉下方。
形態:
成蟲:體為橙黃色,上被白色粉狀物,觸角黃色,複眼赤色,翅白色,被有白臘,不透明,前翅具有紫褐色斑紋
7個,雌蟲體長1.35mm,雄蟲體長0.96mm。
卵:長橢圓形,一端有短柄豎於葉底,初產時淡黃色,後變褐色,卵長0.97mm。
若蟲:體扁橢圓形,初為淡黃色,有觸角及足,待固定後軀體初為褐色,後變黑色,觸角、足漸退化,體週緣分泌白色臘質物,並有細小齒狀突出物。
蛹:體橢圓形,黑色,四周圍以白色臘質,背面隆起,附生多數長刺,體長約1mm。
防治方法:
尚無推廣之藥劑。
(邱煇宗,八萬農業建設大軍訓練教材蓮霧蟲害第6頁)
刺粉蝨產下卵粒成弧形排列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19頁
) |
|
刺粉蝨的蛹體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20頁) |
刺粉蝨
(蔡竹固、黃啟鐘,嘉義高山茶病蟲害及其防治圖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