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䱛
產期 | 5月,8月 | ||||
---|---|---|---|---|---|
產地 | 臺北縣,宜蘭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臺南縣,高雄縣,臺東縣,花蓮縣,臺南市,高雄市, |
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中央下方;上頜最外列齒擴大,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齒帶,左右側齒中斷不相連,下頜齒內列齒擴大,外列齒前端聚成一撮。 吻緣孔5個,圓形的中央緣孔在吻緣葉上方,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圓形呈弧狀排列;頦孔6個,中央及內側4孔呈四方排列。鼻孔2個,卵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 眼眶下緣達上頜中間附近的水平線位置。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鰓耙略長於鰓絲。除頭頂後半部外,頭部皆被圓鱗,其餘身體各部皆被櫛鱗,背鰭軟條基部和臀鰭基部各有一列鞘鱗,尾鰭基部1/3有小圓鱗。背鰭基起點在腹鰭基後方;胸鰭末緣達背鰭軟條部,胸﹑腹鰭基起點在鰓蓋末下方;尾鰭楔形。 耳石為白姑魚型,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僅微彎,末端稍擴大;腹腔膜黑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9-10個,鰾為黑型,前部不突出,附枝27-29對,不延伸至頭部,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皆呈翼狀開展。體為灰紫色;背鰭褐色,軟條部較深;尾鰭黑褐色;臀鰭無色有細黑斑;腹鰭無色;胸鰭淺褐色;口腔及鰓腔黑色;鰓蓋青紫色。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菲律賓,北至韓國濟州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大陸沿海,南至澳洲北部等皆產。台灣主要產於西部及北部沿海。
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漁業利用:是台灣拖網漁業之重要漁獲物之一,盛產期在5-8月。肉質佳,糖醋、清蒸皆宜。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圖片3來源: 鄭義郎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