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3~15公尺,主幹挺直,側枝分枝角度狹小,常有彎曲扭轉的姿態,幼樹樹形為三角錐形。樹皮灰褐色,有縱裂。葉片有兩種型態,披針形的刺葉,葉長0.6~1.2公分,三片交互輪生於之上,常生長於幼樹,或修剪過後萌生的新枝上,成株較不容易發生。鱗葉葉長0.25~0.5公分,三葉輪生緊密排列於小枝上。雌雄異株或同株,橢圓形雄毬花黃色,長0.25~0.35公分。雌花球形綠色有白粉。毬果球形,直徑0.6~0.8公分。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溫暖環境,冷涼溼潤的氣候環境生長較好。適合疏鬆、肥沃的土壤,盆栽者土表面乾就澆水,地上栽植者可於久旱時才澆水。肥料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肥。天然樹形優美,一般不需要修剪,如果有過度生長的側枝,可以剪除以維持樹形美觀。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低海拔至中、高海拔山區。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和箭竹林等外緣處活動,飛行活潑快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和腐果等。早年陽明山區並沒有記錄,近年來在該區分布逐漸擴散中。本種分布在不同海拔的個體在體型和顏色略有差異,低海拔產體型較大,翅色較深,有人把牠處理成另一種蝴蝶,但有待進一步驗證釐清。本種腹面線條和斑紋多數為鮮明的紅褐色,在近似種的辨識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低溫期以幼蟲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包籜矢竹、臺灣矢竹和玉山箭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上,卵呈白色具光澤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外觀顏色變異非常大,由全綠色,或綠色具雜色斑點到紅褐色非常多樣,終齡幼蟲於葉片下方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是粉綠色為主。
喙灰色,額黑色,頭頂至後頸灰色,耳羽黑褐色,背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淺灰色,翼黑色有金屬光澤,初級飛羽基部有一塊白斑,下頦黑色,喉及胸上半部的暗栗褐色漸轉為腹部的灰白色,尾下覆羽橘褐色。跗蹠與趾黑色。
棲地與習性
通常成小群在公園、校園或部分開墾的平地和山坡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