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其他-蜜蜂

 

有害動物

蜜蜂

大蠟蛾

小蠟蛾

幼蟲結石病

白堊幼蟲病

美洲幼蟲病

蜜蜂氣管蹣

蜜蜂微粒子病

蜜蜂蟹蹣

歐洲幼蟲病

囊雛病

積穀害蟲

 

 

 

白堊幼蟲病

 

英名:Chalkbrood Disease

病原:Ascosphaera apis Maassen ex Claussen

  此病於濕冷的地區容易發生,春季與秋季是發病的季節,某些地區夏季也可能發病。蜂群罹病只是減弱蜂勢,很少因此病而整群死亡者。

病徵:
  罹病幼蟲在蜂中位置改變,少數會形成捲曲,初期蟲體會長出灰黑色或黑色的斑點,隨之長出菌絲,體色轉白色,呈木乃伊狀,並結成硬塊故名白堊病。菌絲長出子實體後,部分蟲屍會變成黑色。孵化四天的幼蟲即會感病,此病的真菌子實體構造特殊成囊狀,肉眼可見,以資鑑別。

傳播途徑:
  巢脾之外側及邊緣容易罹病,因此雄蜂幼蟲感病率較高,罹病嚴重時蜂箱入口處的幼蟲感病較多。在天氣寒冷時,蜂群無法維持蜂箱內的溫度,及食物不足時,是此病最易發生的時機。病原之傳播主要由於食物帶有病原孢子引起。病原凹子在土中亦能存活很長時間。每年5~6月及9~11月為發病期。

防治方法:

一、 維持蜂群強盛,蜂巢內保持乾燥及適當通風,即可使真菌病害自然消失。
二、 死蜂隨即清除,罹病較重的巢脾除去。
三、 巢脾及蜂具必須以40%福馬林液或其他藥劑沖洗及消毒。
四、 氧化乙烯消毒巢脾及蜂具可殺死巢內的病原。
五、 巳二烯酸加丙酸鈉混合糖水餵食。
(陳秋男、謝豐國,1995,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7頁)
   
白堊幼蟲病
(吳美雲,1995,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