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新品種「台農十七號」
鳳梨俗名波羅、旺萊、王梨或黃梨、肉質厚、柔軟多汁、酸甜適中,果肉芬芳,是一懂珍貴的水果,為本省重要園產品。根據農業年報統計、民國61年全省栽培面積為16094公頃,收獲面積13128公頃、總產量334384公噸,其中80%供加工製罐、冷
凍、脫水及鮮果外銷,外銷數量在當時居世界前二位,對農村經濟與國家外匯有很大貢獻。惟近年來外銷市場不景氣,栽培面積大幅的減少,71年全省種植面積僅為6717公頃,收獲面積4910公頃,總產量144900公噸,尚不敷當年內銷市場之需求。
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育成鳳梨優良新品種「台農十七號」,於八十七年四月十日經農林廳正式命名,本品種父系為正常開英、母系為Rough
,由該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於民國六十九年進行雜交,經幼苗培育、珠系選拔、品系比較以及區域比較試驗等長達十餘年之試驗研究所選出的優良品種。本品種具有果實大、圓筒型、大小均勻、整齊美觀、產量高;果皮薄,牙眼淺,果肉黃或深黃色;果實品質較劃一無所謂肉聲、鼓聲之別;葉緣無刺等優良特性。唯五月份以後生產之果實風味較淡,五至八月生產者少數有不實種子,因此產果期應調節在三、四月間,可生產高品質的果實。本品種目前正由該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積極繁殖幼苗,即將推廣農民種植。
鳳梨是臺灣的重要經濟果樹,早期以製罐外銷為主,臺灣曾經是鳳梨外銷王國,近年來因國內工資高漲成本提高,因而無法與東南亞等國家競爭,逐漸轉為內銷鮮食為主的產業,農業試驗所之育種目標亦隨之轉移,育成多個優良鮮食品種,如台農四號、台農六號、台農十一號、台農十六號等等,不但受到國人的歡迎,更外銷日本亦受到時日人的喜愛。本品種父系「正常開英」植株生育強、果實大、肉質軟、多汁、纖維稍粗、鮮食加工皆宜,為台灣早期最普遍的栽培品種。母系Rough
植株小發育強、果實小、肉黃纖維細、果心小、味甜香濃,適宜鮮食。由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於民國六十九年雜交11個組合,穫得約八萬粒種子,自六十九至七十三年進行實生苗培育及初選;七十三至八十進步行優良株系選拔及繁殖;八十至八十二年開始品系比較試驗;八十二至八十四年完成區域試;今(八十七)年初向日農林廳新品種命名委員會所提出命名申請,於四月十日審查通過,正式命名為鳳梨「台農十七號」。
品種特性:
植株葉緣無刺尖端有微刺,葉表略呈楮紅色,近葉緣及下半段葉基部位則為綠色。果實圓筒型整齊美觀、平均果重 1.48
公斤,成熟果果皮略帶紅色、皮薄牙眼淺,果肉呈黃或深黃色、肉質細緻可口、纖維中等、果心稍大。糖度 14.1 度
Brix,酸度0.28%,糖酸比達50:1,風味及口感均佳。栽培管理應注意事項:與一般栽培品種相同,為惟應特別注意下列各項。
一、 |
本品種以生產3-4月之春果為主;栽培時利用正常裔牙於8-10月間種植,翌年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進行摧花處理,第三年3-4月間即可採收。 |
二、 |
葉片較短不適於束葉防曬,應以其他材料如稻草、紙張、紙板....等進行防彈曬覆蓋,以提高品質。 |
三、 |
生育期間不可噴施植物生長素(荷爾蒙),以免降低品質以及產生病果。 |
四、 |
幼苗繁殖可利用冠牙、裔牙、吸牙、塊莖牙,也可利用老莖切段,以及冠牙葉插加速種苗繁殖。 |
推廣展望:
由於經濟形態的改變,鳳梨生產已由過去以加工外銷而轉變為最近的內銷鮮食,因此,在面臨加入WTO後開放果品進口的衝擊,鮮食鳳梨生產應是較有競爭力的產業,台農十七號鳳梨品質優良,並且使得分品種多元化產期分散,勢將受到家栽培者與共消費者的喜愛,目前正由該所嘉義試問分所加速繁殖種苗積極推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