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葉病 
                      (Peach    
                      leaf curl)   
                       病原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asne     
             
                    病徵   
                      被害部位以葉片為主,花器、幼果及當年生枝條亦受害。初生幼葉上一部分變紅,繼之肥腫,扭曲變形,罹病部位初呈紅色或紫色,後期轉為紅黃色或黃灰色,此時在其上產生大量灰色粉狀子囊孢子,最後葉片罹病部擴大並呈褐色腐爛狀,易於落葉。幼果受害呈畸形易脫落。枝條罹病,節間縮短,嚴重者會出現腫脹病徵。  
                     
                    發病生態  
                     
                       每年四至六月遇雨發生最多,其他月份甚為輕微。本菌以子囊孢子或厚壁分生孢子在桃樹芽體的鱗片上越冬。春天時,孢子落於桃樹葉片上,發芽侵入,菌絲在胞間蔓延,導致細胞增生肥大,後期,病原菌在葉片上產生裸生子囊,子囊孢子釋出成為次生感染源。本菌孢子發芽適溫為10~21℃,30℃以上本菌即喪失活力。因本病在本省僅見800公尺以上之高冷地如山霧社等,平地栽種之桃樹未見本病。
                    
                    防治方法 
        
        
        
          
            
              | 藥劑名稱 | 
              稀釋倍數(倍) | 
              注意事項 | 
             
            
              | 80%得恩地可濕性粉劑 | 
              200 | 
              使用時加展著劑 |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50頁) 
                    (1998,植物保護手冊第437頁)     
                  
                    
                        
                        病徵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50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