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羽病 
                      穿孔病 
                      流膠病 
                      褐腐病 
                      
                      褐根病 
                      銹病 
                      縮葉病 | 
                    褐根病(Brown    
                      root rot of peach)   
                       病原菌:Phellinus         
                      noxius (Corner) G. H.         
                      Cunningham (=  Fomes noxius  Corner)      
                              
                
                          
                    病徵     
                        
                          
                        | 一、 |     
                        外觀病徵:慢性立枯(slow          
                          decline):果園內有1-2植株出現生長衰弱,葉片稀疏、黃萎、落葉情形,罹病株病情逐日嚴重,約一、二年後死亡。罹病株週圍果樹亦逐年出現相同病徵,病情逐漸向外擴展。急速立枯(quick          
                          decline):有時病勢進展快速時,罹病株則發生急速萎凋現象,葉片黃化乾枯,果樹死亡後,葉片並不立即脫落,可以停留在枯樹上數月。 |         
                               
                              
                        | 二、 |        
                        根部部病徵:罹病株根部組織初期褐變,與健康組織間之界限並不十分明顯,而後木材褐化,約數月後白腐(white         
                          rot)。腐敗木材上並長有不規則之淺褐至深褐色網狀線紋(black         
                          net lines),為該病害之特徵。罹病根系之表皮甚易剝落,表皮上長有褐色菌絲塊,並黏有土塊石粒,顯得十分粗糙,故稱為褐根病。  |         
                               
                             
                    發病生態       
                          
                          
                          
                          
                      桃樹立枯型病害目前發現有多種,包括白紋羽病、褐根病、靈芝及白絹病,其中白紋羽病多發生於梨山等高冷地區,褐根病則多發生於平地桃。而受靈芝與白絹病菌危害之桃樹,在樹冠基部多形成子實體,較容易辨認。     
                    防治方法     
                        
                          
                        | 一、 |     
                        新墾殖地,或病區欲重植樹種時,必須清除病土中之所有根系與病根。病區土壤需經溴化甲烷或其他方法燻蒸消毒。    
                         |     
                           
                          
                        | 二、 |     
                        初染病植株,無顯著外觀病徵,查覺不易。故當發現植株生長衰弱時,立即挖開土壤,檢視根系,如有褐根病的症狀,立即將病根掘除。如果植株之病情嚴重或已死亡,以挖土機將病根完全挖除後燒毀,以杜絕病菌之殘存場所。在病株與健株間挖掘壕溝,避免病菌由病根傳至健株。    
                         |     
                           
                          
                        | 三、 |     
                        病菌在鹼性環境下,生育較差,發病地區之土壤可施用尿素、有機質、及鈣化合物等,以滅菌、增加植株抵抗力,並增高土壤之酸鹼值,對病害之防治或有幫助。    
                         |     
                           
                          
                        | 四、 |     
                        此外,在非果實生產季節,可自果樹主根處,灌注下列參考藥劑,包括撲克拉(3000倍)、三泰芬(500-1000倍)、滅普寧(1000倍)、4-4式波爾多液等藥劑。    
                         |     
                           
                          
                        | 五、 |     
                        重植時,可考慮檬果、柑橘(果樹)、黑板樹(行道樹)等為替代植物。    
                         |     
                           
                          
                         |     
                        (安寶貞提供)    
                                 
                         |     
                           
                         
            
                    
                      
                          
                          罹患褐根病之桃樹樹幹基部褐變 
                          (安寶貞提供)   
                                
                         | 
                                    
                         | 
                          
                          褐根病造成整株桃樹枯萎死亡 
                          (安寶貞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