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椿象 (Bamboo mired)
學名:Mecistoscelis
scirtetoides
竹盲椿象為竹栽培重要害蟲,對竹之生產最具重要性,尤其逢乾旱季節,對叢生竹類如綠竹、麻竹類為害嚴重。竹盲椿象族群繁衍快,又具遷移性,大發生時,其密度常居高而壓抑不下,5~8月為發生盛期,嚴重影響竹筍之品質與產量及竹林之生長。
生態習性
在本省北部地區,3月以後始有蟲隻危害,但在6、7月間發生最為猖獗。中部地區終年均可捕到成蟲及若蟲,而以5~8月間出現最多。完成一世代日數
:雌蟲27至49日,雄蟲28至46日,卵期3~4日,若蟲期16~18日脫皮五次,成蟲壽命4~30日。最常見之天敵為一種黑卵蜂(Telenomus
sp.),竹節上塗抹有機磷劑,亦可收到短暫之防治效果。
竹盲椿象週年可見,北部地區3開始危害,6~7月達到高峰,中南部以5~8月密度最高,9月以後密度漸降。竹盲椿象成蟲於嫩葉葉背近葉尖處產卵,數十粒矗立成一列,孵化後若蟲及成蟲群棲於葉背以刺吸口器穿刺葉背至柵狀組織吸食汁液,其發生之密度與竹之生長有密切之關係,春季由新芽、葉開始發生,枝葉繁荿時密度達高峰,至入冬落葉密度漸降,深冬葉片落盡,密度最低。
危害狀
主要危害葉片
。被取食部位之葉表面出現大小不一近方形的白斑,而葉背外觀則甚完整,但經口吻穿過之組織傷口易導致銹病的發生,因此,在白斑出現後之葉背多有赤褐色銹病病斑,嚴重時全葉枯乾,竹筍產量銳減。
竹盲椿象成蟲及若蟲爬行活動於葉背,皆以刺吸式口器穿越表皮,伸入葉肉柵狀組織刺吸取食,被害部份之細胞死亡,組織破壞,葉肉中空,造成葉表面出現大小不一近長方形的白斑,隨葉成長,食痕擴大,被害更加顯著,但葉背仍完整。白斑出現後,口器穿刺傷口處易被锈病菌(Dasturelle
divina)入侵感染,葉背多轉為赤褐或橙黃色锈斑,嚴重時合葉變色乾枯提早落葉,產量銳減,是竹筍栽培最重要的限制因子。
寄主範圍
麻竹、美濃麻竹、烏腳綠竹、緬甸刺竹、長枝竹、紋長枝竹、金絲火廣竹、蓮萊竹、紅鳳凰竹、綠竹、八芝蘭竹、長毛八芝蘭竹、烏葉竹、氘竹、金絲竹、南洋巨竹、馬來麻竹、印度實竹等。
防治方法
一、 |
保護天敵:本蟲天敵於林間最常見者為一種黑卵蜂(Telenomus
sp.)經調查其寄生率平均達23.2%。 |
二、 |
藥劑防治:於竹盲椿象猖獗時,每隔兩週施用25%滅賜松乳劑一次,可收到防治效果,其方法為
:將原液以小號油漆刷沾起,塗抹於胸高處之竹節乙圈,但本藥氣味難聞,施藥時應戴口罩,工作時間不可超過2小時,收筍前五天內停止施藥。 |
|
(張玉珍、范義彬,1989,臺灣樹木重要害蟲調查第30頁)
|
三、 |
田間衛生:蟲體終年可見,以5~8月之密度最高。春夏季逢乾,旱密度常居高不下,應割除老葉燒燬,徹底清園阻斷其繁衍。 |
四、 |
藥劑防治:竹盲椿象之密度隨竹之生長而猖獗,因此在割除老株,留母莖之更新期提早防治效果最佳,在發新枝長新葉之初期,每二週以有機磷劑25%滅乳劑,將原液以小號油漆刷塗抺於胸高之竹節一圈以防治。葉片繁荿時以高壓動力噴霧器以3%撲芬乳劑1500倍或20%芬化利乳劑2000倍,每隔10~15天施藥一次。同一地區行共同防治可數事半功倍之效。採筍期間儘量避免施藥,如蟲口密度高非施藥不可,亦塵注意安全用藥及安全採數,期避免造成殘留。 |
五、 |
天敵之利用:竹盲椿象之天敵卵寄生蜂為一種黑卵蜂(Telenomus
sp.)在竹林間常見,竹盲椿象卵被寄生後轉為黑色,與正常之淺紅色分辨。 |
|
|
竹盲椿象卵塊 |
|
竹盲椿象若蟲 |
(張玉珍、范義彬,1989,臺灣樹木重要害蟲調查第30頁) |
|
(張玉珍、范義彬,1989,臺灣樹木重要害蟲調查第30頁) |
竹盲椿象成蟲 |
|
竹盲椿象之天敵黑卵蜂 |
(張進益,1993,農藥世界116期第99頁) |
|
(張玉珍、范義彬,1989,臺灣樹木重要害蟲調查第31頁) |
被黑卵蜂寄生之卵粒(變為黑色) |
|
竹盲椿象危害狀 |
(張玉珍、范義彬,1989,臺灣樹木重要害蟲調查第31頁) |
|
(陳文雄、張煥英,1990,興農雜誌260期第19頁) |
|
|
|
竹盲椿象卵粒 |
|
竹盲椿象若蟲 |
|
|
|
竹盲椿象成蟲 |
|
竹盲椿象危害造成長方形白斑 |
【灰色字體】: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3(竹筍篇),P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