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蟋蟀(Formosan
giant cricket)
學名: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生態習性:
台灣大蟋蟀一年發生一代,成蟲於5~7月間羽化,7~9月間產卵在巢穴底部的卵室,卵呈塊狀,並以土覆蓋,一隻雌蟲產卵數為100~200粒,卵期約30天,若蟲孵化後第4~5天由母巢穴爬出,另築巢穴。以若蟲越冬,若蟲期約10個月,成蟲期約2~3個月。
成蟲、若蟲白天隱藏在巢穴深處,夜間出來尋找食物,把葉片及嫩枝切下,並搬到巢穴內。也自土壤表面處切斷幼小嫩枝,在土中掘洞時,亦將阻擋其洞穴的幼枝根部切斷。其巢穴成垂直或傾斜狀其長度隨土質而不同,一般在
50~100公分左右,通常一穴住一隻。
形 態
卵: |
淡黃色,圓筒形而略彎,長約4.5
公厘。 |
若蟲: |
頭及前胸背板暗黃褐色,觸角淡褐色,中胸及後背板黃白色,腹部灰黃色,體長4
mm左右,老熟若蟲體與成蟲相似,但體色淡褐,僅具翅芽,體長約38mm。 |
稚蟲: |
初孵化時呈白色,一日後,頭部及前胸背變為暗黃褐色,觸角、中、後胸及腳為黃白色,腹部灰黃色。體長約
4公厘。成熟稚蟲,與成蟲極類似,惟色淡褐,翅之發育不完全,體長38公厘內外。 |
成蟲: |
體暗褐色,頭部比前胸寬。觸角鞭狀,較身體長,前胸背板寬大,其前緣較後緣寬,呈弓狀。背面中央有一條縱溝,兩側各有一個彎曲楔狀的小紋。後足發達,腿節肥大,脛節有刺狀突起二列,體長40mm。 |
危害狀
成蟲、稚蟲常危害幼小作物,由根部嚙斷,將幼莖搬入洞穴內取食。
防治方法
一、 |
灌水法:滴石油數滴於巢孔內,再灌水於孔中,未幾即可見蟲自孔內爬出而死,其效果為100%
。不過在砂質地實行困難,且費人工頗多,不甚經濟(每人每日捕殺50~60頭)。 |
二、 |
掘取法:用鋤自其巢孔內掘出捕殺,可行之於砂質土,但每人每日之捕殺數與上略等。 |
三、 |
鐵絲捕殺法:取亞鉛絲(14號線)一根,將其末端約三公分之部屈成螺旋狀,其下方留適當之長度。使用時將螺旋部通入巢孔,乃能將蟲捕獲而拖出孔外。本法如運用嫺熟,效率較前面二法為佳。 |
四、 |
毒殺法:將甘藷截成一公分見方之小片,上調花生油少許,再粘以砒酸鉛、亞砒酸等毒劑,將其配置於巢孔內,蟲必毒斃。 |
五、 |
毒燻法:以二硫化炭?入巢孔內,每孔約二公分,其率為100%。 |
六、 |
誘殺法:冬季將枯草或收穫品之殘餘堆積於田圃各處,蟲必潛匿其間,可設法聚殲之。又以米糠5
、麥粉5 、矽氟化鈉1,混合調水,搓成丸子,配置於田圃內,可收毒餌誘殺之效。 |
|
(章加寶,1989,臺灣葡萄主要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73頁~第75頁) |
|
|
|
成蟲
(楊平世,1988,臺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173頁) |
|
卵
(章加寶,1989,臺灣葡萄主要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7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