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徒長病
(Bakanae disease of rice; Elongation disease of rice plant)
病原菌:Gibberella
fujikuroi (Sawada) Ito (有性世代)
Fusarium moniliforme
J. Sheld (無性世代)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5頁。台中。412頁。)
(張義璋。2003。水稻徒長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56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病原生態:
本病菌在自然界中,有性與無性世代會同時存在,以無性世代之菌絲及孢子就可連續繁殖,不一定要經過有性世代。田間高濕環境下,病菌比較容易形成子囊殼,而產生有性世代。本菌有性世代為異絲生殖,必須兩個親和性菌株同時存在,方能形成子囊殼。高濕環境下,病株上之子囊孢子成熟後可自子囊殼陸續噴出。但溫度太低時,子囊孢子即不能射出而自子囊殼之孔口泌出(Ooze)。
(張義璋。2003。水稻徒長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56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病徵:
秧苗期徒長病,罹病苗常比建康苗高出1/3~1/2以上,病苗纖細黃綠色,葉幅變小,葉片與葉鞘之著生角加大。徒長病苗在移植後大部分枯死,移植後未死之病株病徵常會消失,至分蘗期又陸續再表現病徵。
水稻分蘗盛期,除秧苗期被害之病苗再顯現病徵外,亦有新病株陸續出現病徵,插秧時原有病株再顯現病徵者一般無分蘗,新病株則常有少數分蘗。本田期徒長病之病徵與秧苗期之病徵相似,病株纖細黃綠色,葉幅狹小,葉片著生角加大,病株比健株高,當陽光照射及微風吹動時,極易識別徒長病株。徒長病株之莖節處生有不定根,稻桿維管束褐變,病菌在葉鞘內側及莖節上產生菌絲及小型分生孢子。當病株的維管束褐變蔓延到整株時,基部開始腐爛,故又名腳腐病(Foot
rot)。隨之全株萎凋枯死,並產生白粉紅色的菌絲層,菌絲層上密生分生孢子,偶爾可見橙色之分生孢子堆,菌絲層最後轉變為淡灰色。當稻株間之溼度大時,常可見淡灰色的菌絲層上散生有藍黑色的小點,此即病菌之子囊殼,子囊殼單生或叢生。徒長病株大部分在水稻開花前死亡,無法抽穗;後期感染病株至抽穗期無論有無明顯病徵常能抽穗,但抽穗後病株相繼死亡,稻穗上皆為空粒或有少數穀粒但皆不飽滿。
(張義璋。2003。水稻徒長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56-257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傳播途徑:
稻種帶菌是徒長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土壤傳播之機率比較小。早期人們認為水稻開花時被徒長病菌之分生孢子感染,乳熟後成為病穀,為下期稻作徒長病最主要之初次感染源。
稻種傳播徒長病的方式,可分為徒長病菌上的秕粒及健穀被污染兩種方式。病株上的秕粒內外含大量之病菌,浸種催芽時病秕長出菌絲及孢子感染鄰接之稻種;健穀只有稻穀會受污染,除收穫時會被污染外,本田期也是關鍵時期。本田期稻榖受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污染的田間環境不同,稻田常維持灌水狀態,稻株基部容易腐敗而快速枯死,病菌在高濕下容易形成有性世代,病菌利用子囊孢子污染稻穀。在比較乾之環境,稻田徒長病株枯死速率較慢,病菌雖然不容易形成有性世代,但是病株高度超過健株,健株抽穗時,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很容易污染健穀。
(張義璋。2003。水稻徒長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260-261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防治方法:
一、 |
拔除病株:秧田發現罹病秧苗,須隨時拔除,不可移植於本田。本田發現病株,亦隨時拔除,減少傳染病原。 |
二、 |
實施稻種消毒: (另請參閱稻種消毒。) |
|
藥劑名稱 |
每箱
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20%披扶座可濕性粉劑
(Pefurazoate) |
浸漬10分鐘 |
20 |
稻種與藥液比例1:2
|
1.本藥劑僅限於稻種消毒,不可使用於任何其他作物上。
2.於苗床使用時應使用口罩及安全防護措施。
3.工廠製造分裝需加強安全防護措施。
4.對水生物輕毒。 |
20%披扶座可濕性粉劑
(Pefurazoate) |
浸漬24小時 |
200
|
稻種與藥液比例1:2 |
藥液可重複使用一次。 |
20%披扶座可濕性粉劑
(Pefurazoate) |
|
0.5% |
粉衣法 |
藥量為乾燥稻種重量的0.5%。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5頁。台中。412頁。)
|
|
|
稻苗徒長病病徵 |
|
|
(孫守恭,1990,台灣農家全書植物保護專輯第12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