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蚜蟲類 棉蚜
                       生態習性:本蟲終年發生,四季可見,雜食性,寄主植物很多,臺灣有記載的寄主植物,合計有43科132種以上,年發生約20代,行無性孤雌胎生生殖。
 危害狀:常見於嫩葉、幼芽、花芽及花苞上,造成萎縮、扭曲,並且變形不能伸展,在花瓣上留下點狀褐色痕跡,且排泄物含有蜜露,誘發煤病,阻礙光合作用。
 玫瑰蚜
                       生態習性:初春時開始出現,至4、5月間仍可發現,喜群聚在玫瑰幼嫩枝條或尚未完全展開得幼葉、花苞上,吸取植物汁液,露地或溫室均會發生。
 危害狀:蚜蟲在幼嫩組織上會有到處遊走及刺吸等動作,並以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致使植株呈現萎縮、扭曲、花朵提早凋謝及花期縮短。
 形態:有翅胎生成蟲體長3.1~3.8毫米,無翅胎生成蟲體長1.2~2.5毫米,成蟲淡黃褐色或黃綠色。
 中印玫瑰蚜
                       生態習性:主要發生在冬、春兩季,5、6月間仍可發現其危害。
 危害狀:主要發生在未完全展開的幼嫩枝條或花芽上,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致使葉片捲曲、花苞提早凋謝外,並留下褐色點狀痕跡,且由於其排泄蜜露而誘發煤病,其脫皮所遺留下的白色表皮,造成污穢不雅,降低花卉品質。
 形態:無翅胎生成蟲體綠色。
 月季蚜
                       生態習性:一般常見於月季品種,春季發生較多。
 危害狀:與其他蚜蟲危害相似,均造成新芽、新葉以及花芽花苞萎縮、捲曲,花瓣上有褐色點狀[痕跡,其排泄之蜜露留在花朵及新葉上,常引起煤病,而失去商品價值。
 形態:成蟲體黃綠色。
 防治方法:
                       
                        
                          | 一、 | 清除附近雜草,降低蚜蟲在中間寄主的棲息、繁殖。 |  
                          | 二、 | 注意保護天敵,如瓢蟲、食蚜、寄生蜂、草蛉等。 |  
                          | 三、 | 藥劑防治: |  
                          |  | 1. | 9.6%益達胺溶劑4000倍。 |  
                          |  | 2. | 24%納乃得溶劑1000倍。 |  
                          |  | 3. | 50%達馬松溶劑2000倍。 |  
                          |  | 4. | 40.8%陶斯松乳劑1500倍,每隔七至十天噴藥一次。 |  
                          |  | (植保手冊(1996),p.437)(王文哲、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p.16)
 |  
                    
                      | .jpg) |  | .jpg) |  
                      | 有翅型蚜蟲 (王鼎定,1994,興農299期81頁)
 |  | 無翅型蚜蟲 (王鼎定,1994,興農299期81頁)
 |  
                      |  |  |  |  
                      | 玫瑰蚜 (王文哲、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第154頁)
 |  | 玫瑰蚜危害花苞 (王清玲,1991,花卉害蟲彩色圖說60頁)
 |  
                      |  |  |  |  
                      | 中印玫瑰蚜 (王文哲、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第154頁)
 |  | 月季蚜 (王文哲、楊秀珠,1998,玫瑰病蟲害及栽培管理第15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