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風土適應: 大蒜喜好冷涼氣候,不耐暑熱,發芽溫度以20℃最佳,生育適溫為18℃-20℃,高於25℃以上則生育不良,結球需要長日照和溫涼氣候條件。土壤以土質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或黏質壤土為宜,PH5.6-6.0為佳。
 | 
                      
                        | 二、 | 種植時期: 本省大蒜栽植最適期,中北部為9月下旬~11月下旬,南部為10月上旬~11月下旬,高冷地夏季可種植青蒜供夏季蔬菜。
 | 
                      
                        | 三、 | 栽培方法: | 
                      
                        |  | (一) | 種蒜選擇: 自已留種應另設採種圃,生育期間注意去除毒素病株及防治病蟲害。採收時選球形大端正,蒜瓣亦較大之種球妥善保存,至播種前剝開種球,選蒜瓣較大形者供播種。
 | 
                      
                        |  | (二) | 整地: 基肥全面撒施再整地作畦,堆肥須充分腐熟,作畦高度約15-20公分,畦寬有4種。
 | 
                      
                        |  |  | 1. | 寬60公分,二行植,行株距30*8公分。 | 
                      
                        |  |  | 2. | 寬120公分,四行植,行株距30*9公分。 | 
                      
                        |  |  | 3. | 寬150公分,六行植,行株距25*10公分。 | 
                      
                        |  |  | 4. | 寬200公分,短柵行植,行株距20*10公分。 | 
                      
                        |  | (三) | 播種: 蒜瓣基部朝下,用手指把蒜瓣垂直插入土中約4公分深,每植穴播種一粒蒜瓣。
 | 
                      
                        |  | (四) | 管理: | 
                      
                        |  |  | 1. | 除草: 播種灌溉後三日內,土地尚充分濕潤而未發牙前,可用34%拉草乳劑,每公煩用量3公升,加水1000公升噴施於土表,以抑制雜草發生,生育期中再發生雜草,畦面雜草以手拔除為宜,畦間用鋤頭或殺草劑去除雜草。
 | 
                      
                        |  |  | 2. | 除蘗、摘苔: 生長初期如有分蘗發生,應儘速除去側芽,生育後期發生抽苔的植株,應將花苔除去,以利蒜球發育。
 | 
                      
                        |  |  | 3. | 敷草: 大蒜能穿過覆草而生長,播種後可用乾草覆蓋約8公分厚,對防止雜草發生有效,並可降低地溫,保持土壤水分。
 | 
                      
                        |  |  | 4. | 水分調節: 青蒜生育全期土壤宜保持相當濕潤,以防止植株老化促進發育。一般生育初期5-7天灌水一次,中期10-15天灌水一次,生育盛期至蒜球肥大期每20天灌水一次,蒜球栽培者於近成熟期應節制水分,將近採收蒜球時使土壤乾燥,才能提高品質。
 |